敏睿皇贵妃入宫的第十年。在大殿内,皇帝驾崩离世。在大臣拥立下皇太孙承洵承袭皇位,示称为顺承帝。敏睿圣太后以太孙年幼,垂帘听政,掌权多年。
而,年满18的顺承帝爱意懵懂,心悦上身边的宫女,要将立为妃。兴高采烈的上奏于太后,不曾想太后 下旨以祸乱朝纲,魅惑君王等罪将宫女当场乱棍打死。目睹这一切的顺承帝与太后,矛盾一触即发,又因前朝之事太后掌权过度,关系紧绷僵持不断。皇帝私下安排自己的眼线入朝,又私下操练军队。
这导致有了后来浮生国 的拨乱之争。于嘉德二年,皇帝打着“拨乱反正”的名义,兵围剿杀以太后为首的大臣。到太后的宫殿逼宫还政
顺承帝冷眼试探性道:“请太后还政与孙儿”
听着这一句孙儿,太后只感心寒 ,却依旧言辞怒喝道:“皇帝,我是你的母后。”
顺承帝只觉得好笑:“呵,你早就不是了。是你和那狗皇帝杀死我的阿玛。你这个毒妇。”
敏睿太后:“我曾以死护住你的命,你就是报答我的”
顺承帝眼里只有恨:“你贪慕虚荣,一朝成了皇贵妃。我阿玛又刚好死于非命”
顺承帝:“多巧的事,皇太后你放心,我一定会让那些害死我阿玛.额娘的人,生不如死。”
自此皇帝将太后拘禁在慈安殿。太后的叔侄,曾在大庭广众之下,打死了姓陈的主家。当地彻查此案的官员,顾念其家族有位当权的太后,硬生生地将此事判为意外。多年后, 姓陈官员子弟入朝为官,为报复多年之事。向陛下密告言:太后有违天伦,杀皇帝生母夺子,又不知廉耻与先帝密谋杀死了池梧太子。
皇帝本以为池梧太子之死只能说与太后有少许关系,但没有证据,又顾念太后多年疼爱之恩,才不了了之。却让他没想到,此是真的,并且她居然也杀了额娘。
陛下,下死命追查当年污蔑池梧太子的大臣。和太子府原有的宫女。此时朝中怨声载道,搞的民间混乱无章。该查该赐死的人,皇帝一个都没放。
嘉德三年,皇帝满门抄斩污蔑池梧太子的大臣,赐死太子府众宫女, 将辰煦帝刨尸暴晒荒野,又将上奏的弹劾大臣,施以酷刑等做尽丧尽天良的事。
敏睿太后召来皇上,这还是他们事后第一次相见,皇帝注意到了不知何时,太后头上不知何时多了几丝的白发,可当时皇帝心里面却就有着无法抹平的恨
太后着急怒说着“皇帝,你糊涂,我知你要泄愤。你心中有一口气不满,若是能平息你这口气,你就将哀家赐死,哀家也绝无怨言。”
顺承帝喉咙难咽,忍着怒火,瞪大了眼睛道:“我不会让你死,我要让你亲眼看着。看着他们得罪我阿玛的后果。”
敏睿太后面上难言,忧心道:“荒谬,池梧被冤枉赐死,早已成定局,易良娣生你于难产而死,你杀的人够多,也该平愤了”
顺承帝一点都不想听她言,转身述说着,埋藏多年的话:“整整二十年,二十年。我每日都不得释怀。我本该活在美满的院内,却要在这里苟且偷生。”
敏睿太后见他依旧着怒火,跪在地上恳求道:“孩子,池梧我会还他公道,洗清他的罪名,为你的额娘立长生排位。也只求你宽恕你的祖父,让他入土为安。”
敏睿太后:“你的阿玛和额娘希望你成为的是一代明君,而不是千古罪人,你觉得都是我的错,那我便用我的死,替你结束这一切。”
太后说完,起身便去拔剑,架着脖子自刎。皇帝看着鲜红的血,他第一次觉得心中颤抖,吓得后退了一步,太后拖着身子,支撑着说的最后一句
敏睿太后:“当年你那么小,就被抱来我那,我看着你,心里都是欣喜的。想着往后,你便是我的孩子,我会用我的生命护着,孩子,如今若非没我,你人生一定会很美满,对不起”
仿佛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了 ,顺承帝眼角含着泪水,上前紧紧的抱住了太后,她含着笑,就此闭上了眼,逝去了:“母亲”
此事,以太后的死平息一切。
可怜敏睿太后这一生都没有幸福过,她的爱情一生都没顺过。她为子忍受了千年的骂命,可到头来,换来是逼宫自刎而死。可她从未后悔,若这一切没有她,池梧不会死,宣行(辰煦)不会因皇帝的报复而抛尸,皇帝也不会为恨而活着。
皇帝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心中的怒火平息了,可是心里的缺失,依就是无法填平。他思索了很久。敏睿太后的墓还是遵从了她生前的遗旨与池梧太子合葬,也为辰煦帝重新建造了陵墓入葬,此后一改常态专心处理朝政。
虽说一切都走入正常,可诛杀大臣,赐死王府婢女,逼死太后等都成了承顺帝抹不掉的污名,这些也早已成了百姓家常饭后茶点后一大论点。
顺承帝的荒谬,不止如此
更荒谬的是他立了一位男皇后。这位男皇后是他在位期间的唯一一个皇后,更是历史上的前所未有的男皇后。
在转述并无记载男皇后的名讳,只讲道,男皇后深受顺承帝喜爱,所以据传顺承帝喜好男风。
要说起,男皇后有何特别之,有女人的温和柔美。更有男子理解男子的需求,不仅性格上讨喜,而且才学文艺了得。身为帝王佳人,可惜他却有男儿之身,据记载顺承帝对其十分依赖,为他多次破格。
男皇后的身世算不得高贵。原是民间耍马戏杂艺的,后因妃嫔想讨好皇帝,将其举荐进宫表演杂耍的。后因才情,被皇帝看中留在宫中。
相处之下,比起女子,皇帝对他满是欣赏,多次夜宿皇帝寝殿,此事也在宫中,闹得沸沸扬扬。引起了后宫嫔妃不满。都向知鸳圣贵妃(后宫掌权人)告状
贵妃命人当众杖打,血肉模糊的双腿,已经让他无法支撑。当皇帝赶到时 ,当场就扇了贵妃一巴掌,若不是顾忌当时贵妃与掌权太后是同族,就要废了贵妃,皇帝寻过民间医者,只为医好他的双腿。
可寻了几年,即便他的双腿废了,那怕坐在轮椅上。却依旧没有影响到皇帝,对他的喜爱,日日都是他相伴在身。
可能想到这里。人人都会说,这皇帝是多么病态的人,过于依赖一个男人。可没人知道,从幼时到少年 ,他是怎么熬过这屈辱不堪的岁月,即便登基为帝,却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要被太后左右。哪怕到后世。在位时,依旧有人骂他是暴君。儿时的理想抱负却因诸多无奈化为虚有,他没有被世人所包容,只能委曲求全苟活于世。也只有他才能读懂他(皇帝)。
他有和皇帝一样的经历,本是书香门第的公子,才情多样。怎知门第没落,却被买进了杂技团。无论皇帝做什么,他都是支持,因为他知道,曾经趴在他怀里,委屈哭泣的少年,又有什么错?他(皇帝)不懂得宫中弯弯绕绕,他只是用他最直爽,性子表达出,所有的不满罢了。
在皇帝眼里,他仿佛是他的救赎,是他周围黑暗里的一束光,只有在他那,喝上一口茶,听着他抚琴,靠在他身上。这是他委屈后唯一的安慰,他真真切切才能感觉到人间值得。
后皇帝掌权,废了知鸳贵妃(死后又被后人封回圣贵妃),又将挑事的嫔妃被逼削发为尼。又不顾群臣反对,执意立男子为皇后 ,又将懵懂时期与宫女所生的皇子立为太子,过继给男皇后,男皇后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后。
世事无常,当时的男皇后,身体已经极其虚弱,支撑不了多少。每晚他都会对着佛祖许愿念经为皇帝祈祷。
看着冬雪里高升的太阳,男皇后拖着病重的身体,想去找他的陛下。想再见一面,告诉他:往后保重。可没有力气了,走在半路,倒在了冰天雪地,看着那条无法到达的路,带着遗憾,一睡不起。那天的雪明明不大,可不知为何格外的格外的阴冷。
据说 皇帝赶到之时,一人在那雪里发呆,站了许久,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而第二日皇帝眼里满是沧桑的,他的黑发变成了白发
顺承帝我非君,你非臣,我们只是天地间的虚有,他们对我的亏欠,化成了与你你相识,相知。衡阳,共赏秋水之约,你可勿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