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熹和尚未行至赵徽柔近前,便瞧见她打出的锤球不偏不倚,正砸中了人。
“谁这般不走运?”
赵熹和正暗自思忖,身旁的敏若已轻声提点:“公主,那是李国舅家的公子。”
“哦?”
赵熹和眸光微闪,若有所思,“那便是大姐姐的未婚夫婿了?”
“正是。”
敏若颔首应道。
“倒有些……缘分。”
赵熹和唇角弯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低语轻喃。
只见赵徽柔已快步奔至李玮跟前,凑近了仔细瞧他一眼,旋即又被不远处的曹评唤走了。
“大姐姐!”
赵熹和抬袖,柔柔地挥了挥。
“瑶瑶?”
赵徽柔闻声回头,面露疑惑。
“爹爹已到宴席,方才寻你不见,便差我来看看。”
赵熹和走上前,语气温和。
“爹爹寻我?”
赵徽柔秀眉微蹙,小声嘀咕着,“哎呀!今儿还没给爹爹请安呢!”
她忽地一拍额头,急急道,“我这就去!”
“曹哥哥,你且等等我,我稍后便来!”
赵徽柔朝曹评方向扬声喊了一句。
“公主妹妹自去便是!”
曹评含笑回应。
赵徽柔如一阵风般跑远,赵熹和则依旧循着公主的仪范,步履端庄,不疾不徐。
“公主妹妹!”
曹评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宝和公主!”
见赵熹和未停步,他又提高声量唤了一声。
赵熹和这才驻足,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疏离与不解,回眸望向他。
心中却已掠过一丝不耐:此人倒是个自来熟,见谁都唤“妹妹”么?轻浮!
“公主可愿一同玩锤球?”
曹评笑容明朗,发出邀请。
“不了。”
赵熹和答得干脆,随即微微欠身,仪态无可挑剔,“我身子弱,玩不得这些剧烈游戏,恐拂了曹公子的雅兴。”
声音虽柔,拒绝之意却清晰分明。
她对赵徽柔心仪之人全无好感。方才曹评投向自己时,眼中那毫不掩饰的惊艳与欣赏,只让她心底泛起一丝微妙的嫌恶。
前一刻还对着赵徽柔温言软语唤“公主妹妹”,转眼又能对自己说出同样亲昵的称呼,果然如司马光所评,是个风流不羁的曹家公子。
不再多言,赵熹和径直转身离去,留下曹评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低声喟叹:“真美……恍若画中仙子临凡。”
身为张妼晗之女,赵熹和自幼容色倾城,即便年纪尚小,那份夺目的光华在人群中亦是鹤立鸡群。
“方才那曹公子,眼珠子都快粘在公主身上了……”
敏若凑近,压低了声音道。
“人不可貌相。”
赵熹和轻轻摇头,语气认真,“那李国舅家的公子,未必就如表面所见那般不堪。”
“可大姐姐不喜,”
她顿了顿,轻叹一声,“强扭的瓜,终究不甜。勉强凑在一起,又岂能得圆满?”
“若福康公主真与曹公子……”
敏若微蹙眉头,话语间带着犹豫。
“若真有那一日,”
赵熹和神色凝重,缓缓道,“风花雪月或许不少,可焉知不会重蹈魏国大长公主的覆辙?”
她语气转沉,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那便是将皇家颜面置于脚下践踏,爹爹……断然不会应允。”
“大姐姐她……终究是要屈服的……”
最后一句,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低喃。
回到宴席,只见赵徽柔已侍立在赵祯身侧,正绘声绘色地说着什么趣事,逗得官家开怀大笑。
赵熹和并未上前,只安静地回到自己的席位,执起一块小巧精致的点心,细细品尝起来。
“公主少用些,仔细晚宴时没了胃口。”
敏若在一旁轻声提醒。
“无妨,”赵熹和口中含着点心,声音有些含混,“这点心倒着实可口。”
“那公主用完,不如出去走走?总闷在席间也觉气闷。”敏若提议。
“怕是你自个儿想溜出去玩吧?”
赵熹和抬眼睨她,眼中带着了然的笑意。
“那便走吧。”
赵熹和莞尔,起身携了敏若悄然离席。
两人溜至后苑,只见各家公子小姐正聚在一处,呼喝笑闹,兴致勃勃地打着锤球。赵熹和远远瞥了一眼,只觉喧嚣扰攘,意兴阑珊,便转身寻了处僻静的亭子坐下,悠然赏景。
“敏若,你瞧!”
赵熹和微微倾身,用指尖轻轻点了点敏若的手臂,目光投向远处,“那是谁家公子?”
“今日入宫,众人皆呼朋引伴,嬉戏游乐,怎地他一人独坐,还在看书?”
她歪着头,眼中满是好奇与探究,“莫不是……受了排挤?”
“公主,奴婢去问问!”
敏若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哎——”
赵熹和刚要阻拦,敏若已如脱兔般跑了出去。
“公子怎地一人在此?”
敏若跑到盛长柏面前,声音清脆。
正全神贯注于手中札记的盛长柏,被这突然出现的声音惊得微微一怔。
他抬起头,略带疑惑地看向眼前陌生的侍女:“姑娘是……?”
“我叫敏若!”
敏若笑容可掬,“我家公主瞧见公子独自在此读书,心下好奇,特让我来相询。”
“不知公子尊姓大名?”她紧接着问道。
“在下……盛长柏。”
盛长柏放下书卷,站起身,拱手施礼,举止间透着读书人的沉稳与礼数。
——————————————
新增人物:知否里的盛长柏
人物一样但剧情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