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清平乐:双飞燕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九重紫  影视同人     

第十八章

清平乐:双飞燕

自打宫宴那日李夫人提了一嘴赵熹和的婚事,整个汴京城的贵妇圈便暗流涌动。宁华殿的门槛几乎要被络绎不绝的拜帖踏破,各家夫人变着法子递话,都想探听张贵妃的口风。

作为官家膝下唯一皇子的同胞姐姐,宠冠后宫的贵妃娘娘又是其亲母,赵熹和的身份自然非比寻常。

平日里那些个眼高于顶的诰命夫人们,如今倒是一个个放下身段,变着法儿地往宁华殿凑。这般殷勤劲儿,可是从未有过。

张贵妃将新做的芙蓉糕重重掷在案几上,酥皮碎屑溅了一地:“瑶瑶才十岁,那些人就惦记起驸马之位了?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家那些歪瓜裂枣配不配!”

赵熹和正握着弟弟的小手教他描红,闻言头也不抬地轻笑:“姐姐何必动怒?”

她蘸了蘸朱砂,在妹妹眉心点了个俏丽的梅花妆,“爹爹心里有数着呢。”

“你倒是沉得住气。”

张贵妃蹙眉看向女儿,“那些人家...”

“姐姐细想!”

赵熹和搁下笔,掏出绣着缠枝莲的帕子擦了擦弟弟沾墨的小手,“尚了公主的驸马,按例是要卸实权的。”

她抬眼时,眸中闪过一丝与年龄不符的锐利,“寻常人家想攀附,爹爹瞧不上;真有底蕴的勋贵…...”

话未说完,怀中的弟弟突然咿呀学语:“不配!不配!”逗得姐妹俩笑作一团。

张贵妃见状也舒展了眉头,只是指尖仍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这深宫里的算计,从来不会因孩童的天真就停下脚步。

夜色如墨,烛火在鎏金烛台上轻轻摇曳,将赵熹和的影子拉得修长。她倚在雕花床栏边,指尖无意识地缠绕着一缕青丝,眉间蹙起浅浅的愁绪。

“白日里公主不是还宽慰贵妃娘娘么?怎的这会儿倒自个儿发起愁来?”

敏若正将熏好的衣裙收入檀木衣箱,回头瞧见主子神色,不由放轻了动作。

赵熹和望着窗外那轮被云翳半掩的明月,轻叹一声:“道理是说给姐姐听的.…..”

她伸手接住一片飘进的落花,“可这深宫里的公主,终究是要嫁人的。”

敏若捧着妆奁走近,忽然福至心灵:“公主莫不是...有了心上人?”

铜镜中映出她惊讶的面容,“奴日日跟着公主,竟没瞧出端倪?”

“心上人.…..”

赵熹和喃喃重复着,眼前蓦地浮现那个立于竹林中执卷的身影——大学士司马光黛青的衣袂,总带着几分与世隔绝的清冷。她突然攥紧了锦被,指节发白:“不过是痴念罢了。”

敏若正要追问,却见一滴清泪落在绣着并蒂莲的枕上。窗外更漏声声,仿佛在数着宫墙内外永远无法跨越的距离。

宫墙内的岁月如檐角铜铃,被风吹着转了一圈又一圈。赵熹和数着更漏声,竟已在这大宋深宫度过了十五载春秋。

她曾以为自己能慢慢融入这个时代——学着用团扇半遮面庞,迈着合乎礼制的莲步,甚至能对着铜镜描出最时兴的远山黛。可每当夜阑人静时,那些被刻意模糊的前尘记忆总会如潮水般涌来。

“自由…...”

赵熹和倚在朱漆栏杆上,望着宫墙外飞过的雁群。这个在唇齿间辗转了千万次的词,终究成了最奢侈的妄想。

她曾天真地以为,凭着穿越者的先知与公主的尊荣,总能挣出一方天地。

可岁月教会她认清现实——在这个女子连上街都要戴帷帽的朝代,在这连公主出降都要受文官掣肘的北宋,那些现代人的念头不过是镜花水月。

御花园里精心修剪的牡丹再美,根茎终究被禁锢在方寸花盆之中。

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珠帘被猛地掀开,张贵妃凤钗斜坠地闯了进来,眼角还带着未干的泪痕。

“这些蛮夷好大的胆子!”

张贵妃一把将赵熹和搂进怀里,颤抖的手指几乎要掐进女儿的肩膀,“瑶瑶别怕,姐姐就是拼了这条命.…..”

赵熹和只觉一阵天旋地转,鼻尖萦绕着母妃衣襟上的沉水香。她下意识抓住张贵妃的衣袖:“姐姐,究竟.…..”

“那辽国太子不知从何处听闻你的才名……”

张贵妃声音发颤,珍珠耳坠随着她的抽泣不停晃动,“竟在国书上写明非你不娶!更可恨那些…...”

她突然哽住,涂着蔻丹的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敏若适时递上帕子,赵熹和却注意到母妃话中的蹊跷:“朝中大臣…...同意了?”

“司马光那老匹夫!”

张贵妃突然激动起来,“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今日在朝堂上竟说什么'以一女换三城,乃社稷之福'!”

她猛地将茶盏扫落在地,碎瓷片溅到赵熹和裙边。

赵熹和浑身一颤,那个会在经筵上讲学时会特意为她准备矮凳的温和长者,那个教她“民为贵”的先生…...

她突然觉得胸口有什么东西碎得比地上的瓷片还要彻底。

“公主.…..”

敏若红着眼眶想扶她,却被赵熹和轻轻推开。少女缓缓蹲下身,一片片捡起那些锋利的碎片,任由鲜血染红指尖——就像捡拾她支离破碎的幻想。

燕云十六州——这个萦绕在历代宋帝心头的旧梦,此刻正化作最锋利的刀刃悬在赵熹和颈间。

前朝争论的风声不断灌入深宫,她甚至能想象那些紫袍大臣如何在垂拱殿上引经据典:

“当年真宗皇帝若允了和亲,何至于有澶渊之盟…...”

“不过是个公主,难道比得上战略要冲?”

赵熹和站在菱花镜前,看着铜镜里被珠翠华服包裹的少女。

原来所谓金枝玉叶,在社稷江山面前不过是可以称斤论两的货物。窗外飘来阵阵桂花香,却让她想起太学藏书阁里那人袖间的松墨气息。

“备车。”

她突然扯下满头珠翠,“我要去见司马先生。”

敏若慌忙拦住:“公主!官家尚未下旨,您这样.…..”

“正是要赶在圣旨之前。”

赵熹和抓起帷帽,指尖掐进绸缎里。她总要去问个明白——问那位教她"君子喻于义"的先生,为何今日却要将她推入火坑;更要问那个在竹林中与她论史谈文的男子,可愿…...可敢带她逃离这黄金牢笼?

上一章 第十七章 清平乐:双飞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