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清平乐:双飞燕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九重紫  影视同人     

第七章

清平乐:双飞燕

“寿姑,你猜我拿了什么来?”

表姐赵璋如的声音穿透雨幕,伴着木屐踩在青石板上的清脆声响。

她双手捧着一个紫檀木匣,匣角包着錾花银边,在廊下灯笼的映照下泛着幽光。

窦昭正伏案研读《伤寒杂病论》,闻言抬头时,发间银簪上的珍珠坠子轻轻晃动。

这几日她跟着纪咏学医,案头堆满了手抄的脉诀。

那位在万佛寺长大的表兄医术精湛,此刻正在里间为祖母施针。

“什么东西这般郑重?”

窦昭用绢帕拭去指尖墨渍。

檀木匣上隐隐传来沉水香的气息,像是从某个深宅大院里带出来的。

赵璋如将木匣轻放在案几上,袖口沾了雨丝:“今早铺子里来了位戴帷帽的姑娘,放下这匣子就走。”

她压低声音,“你猜怎么着?我瞧见她帷帽下的金累丝禁步了——正是那日在万佛寺,溶月郡主身边侍女戴的样式!”

窦昭开匣的手微微一顿。

银票整齐地码在素缎衬里上,最上面一张盖着"贞定通宝"的朱印。

她拈起一张对着光看,水印里暗藏的凤纹清晰可见。

“五千两。”

赵璋如数完倒吸一口气,“抵得上咱们半年的进项。”

窗外雨打芭蕉声忽然密集起来。

窦昭将银票按面额理好,忽然发现匣底压着张花笺。

素白宣纸上寥寥几字:“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笔迹清峻,最后一勾却透出几分洒脱。

“这位郡主.…..”

窦昭摩挲着笺上暗纹,忽然想起前世万佛寺初遇时,那个在放生池边悄悄帮老妪提水的华服少女。

池水打湿了她的泥金马面裙,她却只顾着检查老妪的箩筐是否扎紧。

雨幕深处的另一座宅院里,沐晴站在廊下,一边跺着脚一边嘟囔着:

“这大雨一连下了三天三夜,咱们连公主府都回不去了。”

连日大雨让公主府的车驾困在贞定,她却见自家主子反而愈发气定神闲。

雨滴噼里啪啦地打在青石板上,溅起一朵朵水花。

赵熹和却依旧坐在窗边,手中毛笔轻点,正在绘制一幅雨景图,笔下青绿山水渐成,笔锋一转又添几丛雨竹。

“不妨事嘛~”

她头也不抬,语气轻柔,

“兴许是老天爷故意留我们多住几日呢。趁这个机会,再好好看看贞定有什么好玩的地方,顺便……”

说到这里,她微微顿了顿,继续道,

“再考察一下那位窦小姐的人品如何,看她配不配得上……长期合作!”

她腕间翡翠镯子随着动作轻晃,映得宣纸上一汪碧色,“也正好瞧瞧那位窦小姐如何安置新到的难民——听说她把自家别院都腾出来了。”

笔尖在宣纸上晕染开一片雨雾,溶月的神情恬淡自若,仿佛这场连绵的大雨丝毫没有影响到她的心情。

最后一笔勾勒出远山轮廓时,她忽然侧耳:“你听。”

她轻轻吹了吹刚画好的线条,目光不经意间掠过窗外的雨幕,嘴角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沐晴推开雕花窗。

雨声中隐约夹杂着马蹄与金铁交击之音,自城外官道方向传来。

此刻十里外的田庄里,窦昭正挡在柴房门前。

她发间木钗不知何时断了半截,素色褙子被雨水浸透,却仍挺直脊背面对着明晃晃的刀光。

雨夜笼罩着一层诡谲的氛围,谁又能料想,在一座偏僻的小庄子中,竟会上演一场刀光剑影的较量。

而仅凭三寸不烂之舌便能说服众人弃剑息戈的,便是那窦昭。

她智勇双全,此番更是助宋墨隐匿行踪,救下了定国公府的小世子。

当夜三更,素兰给窦昭绞头发时还在发抖:“姑娘为何要冒险?那宋世子看人的眼神.…..像能剜心似的。”

这晚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至今仍历历在目。

她们本以为那是敌寇来袭,未曾想竟是身份尊贵的来客。

窦昭望着铜镜。

前世的记忆如窗外破碎的雨珠——银发披散的宋墨站在尸山血海中,手中长剑滴落的血染红了万佛寺前的白玉阶。

窦昭沉吟道:

“你们昨日也亲眼目睹了,宋墨他仅凭眼神便能洞察人心,简直疯狂至极。”

“然而,定国公保家卫国,实乃令人敬仰的英雄,他的命运不应如此多舛。”

“倘若他有个不测,这大好江山……又该如何是好呢?”

“你们记住。”

她将银票登记入册,在"赈灾"项下添了笔新开支,“有些缘分,是老天爷精心安排的。”

后半夜雨势渐歇。

窦昭推开窗,看见云缝中漏出一粒星子,恰似赵熹和那日簪在鬓边的南洋珠。

她忽然想起木匣夹层里还藏着张便笺,上面用工笔勾了幅简易舆图——正是最适合施粥的几处城郊要道。

上一章 第六章 清平乐:双飞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