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
作为徐家的少帅,徐光耀却是从报纸上才得知徐家军命悬一线的消息。他气急败坏,急忙赶到前线。
这里战火纷飞,到处都是不长眼的子弹。徐光耀穿梭其中,心中下定决心,要与徐家军生死与共。
炮火声、枪声、惨叫声此起彼伏,而战地电话也突然中断。徐光耀十分恼怒,不顾周围人的阻扰执意走出指挥部。
见接线员跪坐在地上哭泣,怀里还抱着穿着对手战服的人,徐光耀气急败坏,上前扯住接线员的衣领兴师问罪。
接线员泣不成声,告诉徐光耀,死去的敌人正是自己多年未见的亲弟弟。
徐光耀缓缓松开手,心中像是有一块大石头压着。接线员向徐光耀下跪,祈求他让自己离开。
见徐光耀犹豫不决,一旁的人赶紧掏出枪来。徐光耀割下接线员的手指,示意他离开。可接线员刚刚走出两步,身旁的人却还是将他击毙。
这个事情让徐光耀迷茫了,自己到底在干什么。
他是在帮他父亲助纣为虐,还是在不断的牺牲别的人。
他执意要留着战场,不肯回去。他想要找到所谓的平衡点。
裴勋和徐伯钧两个人的比拼受罪的还是士兵 。
凡瑶也是顾及到了这一点,并没有传信给徐光耀,希望他自己明白,能够自己有所决断。
这场仗,虽然徐家军伤亡不少,可想必裴勋那边也是损失惨重。
可对于徐光耀来说,他认为每一场仗都是两败俱伤,再打下去,一点意义也没有。
副官提醒徐光耀,现在督军的位置已经保不住了,如今只有保住军队和地盘,才有东山再起的希望,这是决定徐家未来生死的一场仗。
深夜,月亮高高挂起,可看着却让人讨厌。那月光将那些死去的战士们照得通亮,他们被人一一抬着下了战场。
徐光耀端坐在小土坡上,两眼无神地望着眼前的一幕,如鲠在喉。
他没发不正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眼前失去。
他找人来,相办法传信给凡瑶,希望她能够拿一个主意。徐家军真的经不起伤亡了。
信刚发出去,凡瑶就来信了。
信中说唯有谈和,让裴勋有所忌惮,必要时刻可以抓住裴伯钧,他会配合。
于是第二天
徐光耀独自来到裴勋阵营谈判,以命相逼。
裴勋左右为难,气得大发雷霆。而裴绍钧却劝说裴勋,徐光耀毕竟是徐家独子,而且名声一向很好。
倘若他战死沙场,就是让徐家断了后,这样反而被徐伯钧钻了空子博得同情。
裴勋细细想来,觉得甚有道理,便赶紧下令撤退二十里,暂时休战。
就这样,暂时没有牺牲。
而裴伯钧也在尽力回转 ,一有不对劲他会通知徐光耀。
徐伯钧找到了徐光耀调查的军火走私一案的几个成员,得知他们确实是为裴家私运军火。
对方也交代,刺杀徐光耀的那几个刺客并不是革命党,而是裴勋的人。
如此想来,徐伯钧算是疏通了整件事情的脉络。徐光耀调查到裴勋他们见不得人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