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各位呢,可能感觉陆心岚和埃里克两位同学说的可能有点问题,但老师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三个说法都是没有什么任何问题的,你们要知道的是华夏版图是非常幅员辽阔的,南北几千里、东西几千里,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双方之间的信息交换实际上是很不方便的,有些地区的人可能就是没有听说过嫦娥奔月这样的故事,但他们开发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过中秋节的方法——祭祀月亮和祭祀土地神,祭祀月亮的话,大家是非常好理解的,因为那一天的月亮的确是又大又圆的,祭祀土地神的话,也正是如同埃里克所说的那样,保佑农民丰收的,在古代的时候,吃饱饭是最重要的事情,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统治阶级都是非常重视这一点的。
跑龙套(语文课代表)我觉得应该是从唐朝开始的吧,
跑龙套(数学课代表)应该没有这么玩吧,我看从汉朝的时候应该就要开始有了吧,
跑龙套(英语课代表)我觉得你还是晚了,在我看来,应该从大禹治水的那段时间里面,就应该要发展出来了吧!
跑龙套(王露珊)我感觉你是更加的扯淡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听一听差不多就够了,中秋节是不可能推到上古时期去的,怎么说也是要从春秋战国那个时候开始说起吧!
跑龙套(科学课代表)我觉得王露珊你也是一个扯淡分子!春秋战国那个时候谁有心情去搞什么祭祀月亮的活动啊?大家天天打仗来打仗去的都还来不及呢,有谁吃饱了没事撑的去搞什么祭祀呀,总不可能打仗前把该祭祀的都祭祀一遍吧!那你说这仗还打不打了呀?
跑龙套(田甘)我的看法是和数学课代表一样的,我也认为是从汉朝开始就应该有中秋节这个节日了。
胡桃老师在看到了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的情况下之后,示意了一下大家安静,
胡桃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因此,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北宋时期,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明清时期,中秋始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在千百年传承中几经流转变换,最终以“阖家团圆”的精神指向成为今天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
没想到这个节日还真的是半上古时期的节日,不过,这个节日在刚开始的时候和现在相比是有了一定的变化了,而且可以说是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