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王小竹他们没有打算去继续卖红薯,因为家里没有红薯可以卖了,就剩下几个品相不好的红薯了。
今天王小竹和王小林在中午的时候要上一次雾山,他们要去“偷”一些红薯,卖红薯的甜头儿他们是尝到了。
到了中午太阳最大的时候,王小竹和王小林就带好背篓,筐子,篮子还有锄头上山了。
到了雾山脚下,王小竹在前面带路,王小林在后面跟着,走了一会儿,两人就看见了一大片的红薯地。
现在太阳火辣辣的,野猪们果然不在。王小竹他们就抓紧时间挖红薯,王小林在前面挖,王小竹在后面捡起红薯装起来。这片地的红薯是真的长得好,就像是有人专门种的,个头儿也挺大,挖一锄,就出那么一两个。
挖了大半个时辰,红薯也就挖得差不多了,王小竹和王小林也就准备离开了,一会儿野猪来了就谁都跑不了了。
兄妹两个先把两个背篓背到半路上用枯草遮住,再快速折回去提留在红薯地里的红薯。
就这样,兄妹两人的“偷红薯”行动执行得很完美,最后把红薯都运回家了,时间也到了两点过,用古代的说法是到了未时。
两人用王小叶和王小松烧的热水梳洗一番后就坐着休息了。红薯是真的很重,王小竹和哥哥都是撑着一口气把红薯带回来的,实在是把两个小时孩累得够呛。
下午的时间就是最小的三个去到处挖野菜,王小林去砍柴,要入冬了,冬天得多备这柴火,他们几个的棉衣还没有着落呢!得多备点柴,这个冬天总得想办法熬过去吧!多砍的柴给村里一些人家送去, 可以换得到一颗白菜,一个馒头,有些人家会给一个鸡蛋。
野菜能多挖些也得多挖些,把多的野菜在开水里煮几分钟,在捞出开沥干水分,捏成一团团的菜团,冬天熬粥可以放些在里面一起熬,又可以省不少粮食。
四人分工明确,各自干着自己的事。
第二天一早,王家的小孩们在卯时,也就是五点就从家里出发去镇上的码头了,这天带的红薯比较多,王小林和王小竹都背了不少的红薯,王小叶和王小松就算拿零零碎碎的东西。走到镇上天刚破晓,昨天的柴还剩下一些,王小林照常去附近的上山砍柴,王小竹和弟、妹留下来生火,并且把第一批红薯烤上,应该会有人来买红薯当早饭的吧!
红薯烤得差不多的时候。上工的工人也就来了,有些闻到香气的人围了过来,属于今天的交易就开始了。
王小竹算和客人交谈,解释,收钱。王小叶算打包红薯,添加红薯到火里。王小松算添柴,递树叶。没个人都分工明确,生意做得有模有样的。
等王小林扛着一捆柴回来时,王小松他们已经卖了不少好的红薯了。
今天的红薯卖完的比较早,几人又卖了一些黍米和半斤盐就回家了。他们没想来其他东西,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走到家,时辰还算早,太阳还在山顶,几人都累坏了,都坐在这里院子里清点今天的收获。
现在桌上有三十五个铜钱,买黍米花了十八个铜钱,买盐花了十文钱,加上家里的铜钱,现在家里有六十一文钱了。六十一文对于王家的小孩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数目了,可以买十斤粮食了,和野菜一起吃也够小半个月了。
突然院子外传来了敲门声,王小竹去开的门,开门看到的男孩惊艳到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