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新同事老谢(4)
但是我忍住了,却问了他另一个问题:“我想知道,他们为什么管您叫老谢呢?难道这您真的姓谢吗?”
他听了,哈哈笑了一下说:“不,我的名字本来叫托马斯.卡谢尔吴德兰托,名字太长了,他们老是记不住。老谢是我的笔名,现在报社的人们都这么叫了。”
哦,原来如此。我心想:你小子应该叫谢老转儿!那样的话,人们就更能记住了。
这时候,我们一边聊着,很快就喝完了两杯饮料。
我心想:第一次跟老油条出来,不能太吝啬,以后我对他还有事相求呢。于是我掏出一个法郎,付了钱。
谢老转儿看了,不好意思地说:“兄弟,让你破费了哈!以后这种事,让哥哥我来付!”
我赶忙说:“谢老哥,别客气!咱谁和谁啊?都是一家人!兄弟年轻,以后有什么事儿,还指着老哥照顾呢!”
“哈哈,哥们儿之间,好说,好说!”
我们俩走出了酒吧,我跟老谢说,“时间不早了,老哥。还有两个大人物,等着我们拜访呢,我们先去哪家旅馆?”
听了我的话,老谢朗声大笑,“哈哈,亲爱的弟弟,你怎么还这么天真呢?你真的以为,我们要去那个中国将军和印尼公主的住处吗?”
听了他的话,我愣了,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半天才说:“是啊,哥,如果不去拜访,那么怎么才能采访到他们的发言呢?”
“哈哈!”老谢大笑,“你知道吗?这些年,我已经采访过不下500个这样的人。包括中国人、美国人、印度人、日本人,还有另外一些外国人。他们的回答几乎都是千篇一律,没有啥新意。
咱们在这里喝一杯就算了,回家睡觉。去他娘的!吃饱了,睡足了,我就把最近的稿子找出来,抄一遍就行了。
当然还要改动一些地方,比方说他们的名外头衔,还有随行的人员,一定不会有什么差错。”
“但是。”我说:“谢老哥,咱们怎么才能知道,他们的外貌头衔和随行人员呢?”
“这些情况呢,好办!咱们就去那两家旅馆的门口,找到看门的人,用不了五分钟就能打听清楚了。”
我心想,老谢还真是一个老油条啊,对报社的事情真是一门儿清啊。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走吧,伙计,咱们还是一边抽着雪茄,一边走着去那吧。反正路程也不远,这样咱们就能省去半个法郎的车马费。
告诉你吧,亲爱的朋友,实际上其他人都是这么干的。”
我看着他说:“老哥,那么这么看来,做个外勤记者,还有非常厚的油水了?”
谢老转儿听了,露出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那倒也是。但是,咱们和搞社会新闻的比起来,就差远了!他奶奶的!”
我们俩走到一家教堂附近,忽然老谢对我说,“哥们儿,你知道,其实我根本用不着您和我一块儿去。这点小事,我自己一个人就办了。
回去之后,我睡一觉儿,用不了半小时,就能把那篇稿子完成。如果你有什么事的话,完全可以随便,去办你自己的事儿吧。”
“好吧,老哥,让你费心了!”我听了也非常高兴,就跟他握了一下手,然后就离开了。
(谢谢关注:请收藏一下,有花的送几支。好人有好报,做生意的发大财,减肥的瘦十斤,上学的考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