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
王岳又陆续接到了一些电话,是其他杂志社打过来,要和他商谈稿费的事情的,但是他们出的价钱都没有“意义”杂志出的高,加上王岳已经和“意义”杂志社谈定。
所以,毫无意外地,王岳将他们都拒绝掉了。
如此一来,按照王岳每日一篇的产量,一篇文章两三千字,他一天的收入在好几百元,比普通的上班族强了不止一点。
关于柴米油盐的担忧,王岳已经可以从心里放下。安心在系统的帮助下,提升自己掌握的技能。
有些时候,如果一个人,从来都不读一些书,还好。一旦开始读书,开始学习了,就仿佛掉进了一个漩涡中。
越读,越感觉自己的知识面的空白,越感觉自己的无知与渺小。
王岳虽然之前也爱好读书,不过都是一些文学或者小说,当故事看的成效较多,体会不深。
如今他步入写作这一行,发现读书的好处实在太多。
他也在懊悔自己之前读书的方法的错误,和读书的不够用心,觉悟得太迟,以至于看过的书太少,蹉跎了很多光阴,浪费了很多精力。
明白过来后,王岳每看一本书,文采辞藻可以供他收录运用,布局章法可以给他借鉴,思想可以供他体悟。
每时每刻,都在丰富着自己,提高着自己。
这样的日子,有书相伴,王岳其实已经觉得不怎么寂寞无聊了。
每天还可以动笔写上一些文字,将自己所学习到的运用出来,虽然有时候很是烧脑,但是总的来说,他感觉很舒适。
又过了两天,王岳已经抽空和路明联系过,了解到那个姑娘的一些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性。
“文艺青年,江南姑娘,喜欢诗词,和你很搭!”
“平时不太多言语,待人很有礼貌。”
“喜欢用柠檬泡水喝,喜欢做饭。”
“……”
好友路明回馈过来的信息不少,王岳一条条地分析总结。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个生活有品位,精致自律,如诗的女孩。
想到这里,王岳对那未曾谋面的姑娘一阵好感大增,心神荡漾。
是自己想象中的姑娘。
“采莲复采莲,莲叶何田田!”
王岳脑海中初步浮现出一个江南采莲女的形象。
他感觉自己可以动笔写自己的第一封信了。
摊开新买的信纸,他淡定落笔:
时维九月,秋香馥郁。值此时光静美,缘来似水和畅。虽未蒙面,既感君之性灵非凡,……
……
恍恍落笔,愿入君目。
洋洋洒洒一千字,半文不白,一方面展现一下自己的古言诗词功底,一方面表达一下写信的心情和对她的印象。
纵然不能让对方见文倾心,也能建立一个好的对话窗口,将两个人的兴趣爱好联系在一起,方便以后的交流。
写罢,王岳又检查了几遍,感觉没有问题了,才出门到邮局将信件寄出。
同一个城市,如果不出意外,第二天这封信就能出现在对方的手里。
在寄出以后,王岳竟然莫名有些忐忑起来。
如果对方看过了不给回信怎么办?
这是一个问题。
王岳有些后悔,写信的时候应该留下一个由头来,方便两个人再次用信件进行联络。
但是信件已经寄出,岂有再找回来重新写的道理。
最终还是决定就那样。
如果对方真的有诚意的话,应该也不会看到信件后,无动于衷的。
王岳自己安慰了一下自己。
回到家里,一如既往地做饭,吃饭,写文,读书,锻炼。
似乎感觉心里有种和之前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