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烟光里,淮南胜事多。市廛持烛入,邻里漾船过。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春光荡城郭,满耳是笙歌。
人常道“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如今这个天气,正是游玩的好日头。
今日,想来热闹的扬州城更热闹了。城北富商家和城东武师家都赶在今日嫁女,从城北到城东,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城北富商家的小姐从小锦衣玉食,规矩学得极好,她要嫁的是门户高一些的林州巨商齐家。一个一般的富商能能攀上一州巨富,那必然是有缘由的。
这新郎在齐府行三,听说病染沉疴,大夫曾道活不过弱冠。即便活过弱冠,也不长久。
城东武师家的女儿李玉湖,嫁的是金州将军府袁家。新郎是与李家有些恩怨的袁大将军。
巧的是这两位美丽的姑娘同一天出嫁,更巧的是两人都不是自愿出嫁。
两支送亲队伍连在一起,浩浩荡荡除了扬州城。
花轿里的新娘不管多不乐意,已是箭在弦上,为了家族和家人,她们硬着头皮也要嫁。
许是天公也听到了两个新娘的悲叹,在两支队伍出了扬州城后,大雨倾盆而至。
送亲队伍没想到算好的时辰也能出了差错,如今是天公不作美,手忙脚乱的一同到扬州城外的仙女庙中避雨。
花轿落地,潮湿粘腻的空气透过花轿那并不严实的轿帘进去,两个新娘热出一头汗。
庙里只留下两只花轿并两位新娘,为了这两位新娘能顺利嫁人,只给配了忠心的贴身丫鬟,其他用惯的丫鬟婆子一个没给。
这是防着她们逃婚呢!
李玉湖叹了口气,隔壁的杜冰雁听见了。一来二去,这差不多境遇的两个苦命人聊上了。
花轿里像是蒸笼一般,两个姑娘问过这间房里没有外男后下了轿,稍作休息。
这边的习俗,新娘中途下轿是不吉利的。不过现在事急从权,只要面前这位和自己嫁的天南海北的人不说,就没人知道。
下了轿才发现,二人的婚服、花轿几乎一模一样,问过之后才知道是在同一家定的。
扬州这么大,花轿和婚服竟然能订到同样的也是缘分。
两个人各怀心思,却交上了朋友。
“有土匪下山啦!”
“有土匪下山啦!”
声音在暴雨中听得有些不真切,外面隐隐约约乱起来的声音两个新娘是听见的。
慌忙之间给自己重新蒙上盖头,回到了花轿内。
两队人马在慌乱之中抬起花轿,匆匆忙忙往外走,谁也没发现阴差阳错之下抬错了花轿,该送往金州的李玉湖被抬往林州,该抬往林州的杜冰雁被送往金州。
行至半路,杜冰雁这边的人马路上歇息,一只小石子儿从花轿外射进来,正好打到对面轿厢上反弹回杜冰雁手上。
杜冰雁定睛一看,这哪是什么石子儿,明明是信纸团成了团子。
她悄悄掀起盖头和轿帘左右看了看,没什么特别的。于是将手中的纸团打开,上面写着“玉湖别急,今晚可走。”
玉湖?
认错人了?
那不对啊,李玉湖嫁的袁府和她嫁的齐府可是一南一北远着呢!
难不成……
杜冰雁稍稍掀开盖头,往旁边看去。
那些力夫她从未见过,不是她杜府的人!
杜冰雁深吸一口气,眼睛圆溜溜的。
外面的人显然看到了花轿里的人的面孔,这也不是李玉湖啊!
小九深吸一口气,难不成李玉湖已经找人替了她了?
如果李玉湖如今已经跑掉了,那怎么没给她传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