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有爹娘留下的存款,有亲爹的抚恤金,还有她作为未成年烈士子女领的定期抚恤金补助。
这些钱足够供她长大、上学、结婚。
听人说,她这位二叔是个好人,但是没有生儿子的命,一连生了五个都是女儿。不知道二叔会不会重男轻女,万一下一胎来个“耀祖”,家里的日子可就没法过了。
盘算完,小九下床趿拉着鞋,含着两块糖去厨房找了吃的。原主还小,亲娘骤然离世给她带来巨大的打击,三天没吃饭直接饿死了。
小九扒拉出来一些挂面,特地下的软一些,连面带汤喝了一碗,暖洋洋的趴在厦子底下晒太阳。
“何玖?何小玖在家吗?”
昏昏欲睡的小九立马精神起来:“在!我在家里!”
“队长叔,你咋来了?”
“我正想问问你呢,秋收完了,粮食也给你分下来了,你咋想的,是去常胜家,还是去孤儿院?你要都不想去,在村里也行,咱们村里这么多人,一人挤出一口饭也能把你养大!”
小九攥紧小拳头:“队长叔,要不你把我送到我二叔那里去?我一个人可不敢出门!”
“你这么小,咋可能让你一个人出门!”队长呼啦一下小九的脑袋,“既然你想去常胜家,这两天收拾收拾衣裳,咱们后天一早就走。”
这一呼啦,再难过的心情也被打散了。
“队长叔,你不用这么赶我走吧?”
“你这小妮子!”队长点了小九一下,“这不是咱镇上有去淮南的人,咱们一道的。”
小九点了点头:“行。队长叔,按你说的,我先收拾收拾家里。不过,叔,我这粮食可怎么弄走啊?”
“就是为了你这些粮食才和人家一块走。人家家里男人退伍转业,转到了淮南,家里媳妇老娘跟着搬家,咱们蹭人家的车和船。你路上招子放亮点儿,嘴甜点。”
“放心吧叔。叔,人家借车指定是出了油钱的,你看看我出多少合算。”
“用不着你!”小小年纪想那么多,“你可是烈属,军管会那边安排的,油钱他们听了。”
那小九就放心了。
这年代谁家都不好过,家里又不是没钱,别让人家搭上工还搭上钱。
上工的铃响了,队长上工去了。
小九开始收拾家财。
破家值万贯。往后就要跟着不咋熟悉的二叔生活,东西一定要带齐,别让人家作难。
先收拾厨房和粮食。油盐酱醋的都带走,腊肉香肠一部分放进空间一部分带走,精米白面的做好记号。她现在就一无父无母的孤儿,可不能露了富。
记忆里家里还有地窖,院子里厨房旁边一个,父母房间一个。厨房底下的地窖里东西不多,大都是陈年粮食和一些干货。卧室里那个地窖才是别有洞天。
里面放着古时大户人家小姐出嫁的大号嫁妆箱子,数了数,一共十六个。每个箱子都是满满当当沉甸甸金灿灿的金砖。
角落里是刻着漂亮图文的小匣子和小箱子,小箱子里是满满当当的首饰,不像是民间的工艺。小匣子里放着一块温润如水的玉佩,底下压着一封信,信封下面是几张地契,还有一张中国银行的大额存单。
信是外祖父外祖母写给母亲的,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母亲的嫁妆。
信封里放着几张看似破破烂烂的借条,有些看起来更像是从烟盒上撕下来的。
外祖有家有业的,怎么家财万贯的母亲嫁给了一贫如洗的父亲?
记忆里外祖家已经没人了,逢年过节娘还会买些纸钱到后山烧。娘很少提及自己的娘家,更多的是在家里沉默的看书,教原主习字学习。
将地窖里的东西都收起来,挥开沉重的心情,继续收拾家里。三个小时,里里外外收拾妥当,只剩下小九要住的床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