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有趣的灵魂,实际上就是这个人的信息密度和知识层面,都远高于你,并愿意俯下身去听你说那毫无营养的废话和你交流,提出一些你没有听过的观点,颠覆了你短浅的想象力及三观。 -- 网易云热评 《网易云》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 龙应台 《亲爱的安德烈》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 三毛 《送你一匹马》
“99.99%的焦虑都来自于虚度时间和没有好好做事。所以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行动起来,认真做完事情,战胜焦虑,战胜那些心里空空荡荡的时刻。” -- 佚名
But it is the same with man as with the tree. The more he seeks to rise into the height and light, the more vigorously do his roots struggle earthward, downward, into the dark, the deep - into evil.
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 尼采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认真、积极、勤奋、自律,这些看似老掉牙的字眼,真的会让你变得更优秀。
当你勇敢跳出舒适圈,拥抱新变化时,就往期许的人生又迈进了一大步。
不要被懒惰控制,不要再荒废时光,去钻研有意思的领域,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和才华。 --
走不通的路就回头,爱而不得的人就放手,得不到回应的热情就适可而止,别把一厢情愿当成满腔孤勇,也别把厌倦当成欲擒故纵。 --
不要做祥林嫂。第一次说,别人会同情,第二次说,别人会嫌你啰嗦,第三次说,别人就要厌烦你了。
“肺腑之言,说给对的人听。”
“埋怨之语,说给自己听。” --
遇到困境,脚步不慌;遇到惊喜,内心不乱。不慌,其实是一种底气,是靠生活的积累和铺垫;不乱,其实是一种境界,是对生活的理解和参悟. -- 积雪草 《微笑向暖,安之若素》
人生就像一列火车,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没有人会陪你走到最后,碰到了即便是有缘,即使到了要下车的时候,也要心存感激地告别,在心里留下那空白的一隅之地,等到多年后想起时依然心存甘味。 -- 林清玄
从前的人弄花而香满衣,踏花归去而马蹄留香,现代的人把花都戴在身上,也不会有什么香气。花的香气源于缓慢的成长、岁月的累积,是无法在试管中速成的,人格的馨香不也是一点一滴习染的吗?花香是外放的,也是内藏的,生命的悟境也是如此。——林清玄 --
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别人比较,和高人比较使我们自卑。和俗人比较,使我们下流。和下人比较,使我们骄满。外来的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在的来源,也使得大部分的人都迷失了自我,障蔽自己心灵原有的氤氲馨香。——林清玄《木炭与沉香》 --
你可以和人比掉书袋,可以和人比赛引经据典,但是一个读书人骨子里的干净和纯粹,那种浑然天成的优雅气质和无所谓,放得下的态度,却不是一个心怀杂念的人能够比得了的。知道比不了,就可以放弃比较之心和炫耀之心了。就可以把读书这件事,放得低些,再低些,低到功利心都无趣了,褪去了,再看看自己还能不能读得下书,那时候,读书才能真正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而这个世界的很多快乐都是这样来的。 -- 水木丁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爱》
在生气时,批评和指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想充分表达愤怒,我们就不能归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语言上。与批评和指责他人相比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 -- 马歇尔·卢森堡 《非暴力沟通》
我激励自己的方式无意中促成了自我憎恨,由于认为自己“应该”做到许多事情,我不停的指责自己,命令自己,要求自己。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内在的分裂与不满。而非暴力沟通提醒我倾听内心中不同的声音,以及他们所反映的需要,这促进了自我理解和内心的和谐 -- 马歇尔·卢森堡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 马歇尔·卢森堡 《非暴力沟通》
沟通有四步:第一,客观表述事实;第二,说出你的感受;第三,说明原因;第四,提出要求。 不要压抑自己,也不要装没事,更不要等着对方来猜你为什么生气,等他来道歉。 直接告诉他,今天这件事,你这么处理,让我很伤心,以后你不要这样了,好吗? 不要害怕发脾气。 真正高情商的人,会认为,发脾气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 我以前说过,所谓情商高,就是心中有他人; 所谓情商高,不是虚伪,而是温暖。 但这不是说,我们心中要没有自己,真正的情商高,是把自己当朋友,与自己和解,对自己也要温暖啊。 -- 《非暴力沟通》
你若坚持,定会发光。因为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所有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 伊心 《我比谁都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
微笑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它传递的不仅仅是你的善意和自身单方面相最柔美的一面,更是一种获得对方接纳和开启沟通之门的有效手段。对人微笑,传递出去的信息就是温暖、亲切、美好,对方往往很容易被这种完全陌生但又突如其来的清冽所感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缩短了。 -- 莫梵稀 《请把我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我觉得作为一个女性,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懂得自尊自爱。无论是心理、精神抑或人格上,始终要觉得自己是个个体,凡事先考虑自己解决,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在生活中如此,在旅途中更是。……,不要太过计较微不足道的得失……有了独立和自尊自强的前提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深处其实都是渴望去帮助别人的,这并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优越感,而是你可以不花费一分钱而给别人带来愉悦的感受,并被回予微笑和感激的表情。 -- 莫梵稀 《请把我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世上可能有两种人,有的人要做什么事,就有极其坚毅的意志,克服一切障碍,并且认为那是应该的,不把这种事当一回事。有的人又懒,又想更好,永远都在上进的压力和自责里挣扎,被失败感深深笼罩。 -- 张春 《一生里的某一刻》
跋山涉水,历经沧桑,
苦尽甘来,方知生命美好。
阅尽浮华,淡然于心,
从容于表,方能自在生活。
走过流年的山高水长,
总有一份温暖盈满心怀,
总有一份爱在生命里灿烂。
只要坚守做人、做事的底线,
以自己不懈的努力与付出,
一定能让不容易的生活
变得更加精彩,有滋有味。
--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不只是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更能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反而能长期有所长进。自己不要别人争利,那么所有人都会为你让路。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老子 《道德经》
人与人之间,其实本应很简单。
对的,你无需大费周章;错的,你拼尽全力也无力回天。最好的状态,正如那句话说的:“不费力,不需要刻意讨好、努力经营,两个人已是顺其自然的舒服。”就像钥匙插进对的锁孔,双脚穿进对的鞋码,不必委屈,不必假装,自在而不费力。 --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我们努力争取就可以得到,唯独对于交情,我不想太努力。
友情也好,爱情也罢,两个人在一起,就该势均力敌,平等自然地相处。生活已经足够让我拼命,而我只想有一份不用努力的、刚刚好的交情。
--
1、文人相轻,武士相慕。 2、多心招祸,少事为福。 3、认真还自在,做假费工夫。 4、男儿爱后妇,女子生前夫。 5、好人多磨难,真爱无坦途。 6、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7、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8、处世莫如为善,传家唯有读书。 9、动念即应思改过,得闲何不再读书。 --
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
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
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
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
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
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
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 《增广贤文》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坚持不懈,久炼成钢。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增广贤文》
道不同不交,谀人者不交,恩怨颠倒全无性情者不交,不孝不悌者不交,愚人不交,构怨伤心落井下石者不交,好占便宜者,德薄者不交,忘恩负义者不交。 -- 曾国藩 《家书》
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在沟通中,大多数人总是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懂对方。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懂与不懂,不多说。心乱心静,慢慢说。 若真没话,就别说。——海明威 --
“怨”是又恨又叹的意思,有许多抱怨的时刻,有很多无可奈何的时刻,甚至也有很多苦痛无处诉的时刻。“央”是求的意思,是诗经中说的“和铃央央”的和声,是有求有报的意思,有许多互相需要的时刻,有许多互相依赖的时刻,甚至也有很多互相怜惜求爱的时刻。
夫妻生活是一个有颜色、有生息、有动静的世界,在我的认知里,夫妻的世界几乎没有无怨无尤幸福无边的例子,因此,要在“怨”与“央”间找到平衡,才能是永世不移的鸳鸯。鸳鸯香炉的腹部相通是一道伤口,夫妻的伤口几乎只有一种药,这药就是温柔,“怨”也温柔,“央”也温柔。 -- 林清玄 《鸳鸯香炉》
在这扰扰攘攘的红尘里,忙忙碌碌的人生中,我们都被打磨得越来越坚硬,可在心底深处一定有一个最柔软的角落珍藏着我们曾经的温柔。总会在沧桑流年的间隙,眼中忽然掠过一缕黯然,想起那些青涩的温柔,那个眉眼晶莹的少年,岁月的尘垢好似永远不会沾染他眉梢的风华;总会在似曾相识的风景前,心头蓦然升起一段无名的惆怅,怅惘那些已成追忆的感情,那个已经不知道哪里去了的少年。但是,令我们惆怅惦记的真的是那个少年吗?也许,我们惆怅的并不是那个人,而是自己那逝去的青春华年,我们不能忘记的也不是那个人,而是自己曾经的明媚飞扬。 -- 桐华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你以为,我可以很迅速的恢复过来,有些自私的以为。 从阴雨走到艳阳,我路过泥泞、路过风。 一路走来,你不曾懂我,我亦不曾怪你。 我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 也不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大方。 只想让你知道,感情不在,责备也不存在。 -- 余秋雨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因为某些具体的原因而断绝。不,即使表面上有某种原因,其实是因为彼此的心已经不在一起,事后才牵强附会地找这些借口。因为,如果彼此的心没有分开,当发生可能会导致彼此关系断绝的事态时,某一方就会主动修复。之所以没有人注重修复,就是因为彼此的心已经不在一起了。就好像眼看着船要沉了,仍然在一旁袖手旁观。 -- 东野圭吾 《解忧杂货店》
人的一生,要经历多少次离别,又要经历几回人面桃花?然后终于习惯了身边的人来来去去,终于明白了没有永远的相聚,也终于看淡了世事与人脸的种种变迁?" 舍不得你。" 这句话,却又那么难以开口。 -- 张小娴 《谢谢你离开我》
失恋后,我们总爱问: “我怎样可以忘记他?我很想忘记他,但我就是没法忘记他。” 如果没法忘记他,就不要忘记好了。 为什么要那么痛苦地去忘记一个人? 时间自然会让你忘记他。 现在,我请你干万别想着一头粉红色的大笨象。 请问,你想到的是什么? 你立刻就想到一头粉红色的大笨象了。 你愈努力想去忘记,你愈是无法忘记。 仍然爱着他,忘不了他,是理所当然的事,不必觉得惭愧。 有些人明明忘不了,却自欺欺人说: “我已经忘了他。” 然而,只要别人一提起他,她就无法控制自己。 有一天,你会忘记他的。 真正的忘记,是不需要努力的。 -- 《失恋那些事儿》
二十岁,有情饮水饱,明知对方给不了的仍然不依不饶的去讨要,落得个两败俱伤情分扫地。四十岁,原来那个奢侈的男人并不能伴你一生,原来那些华美的誓词和虚幻的名分都及不上一碗凡俗的热汤,原来你期盼破镜重圆,而我却早已失却了重归于好的兴致。 大多数的复合,都成了狗尾续貂的闹剧。 一个女子经常挂在心头的,应该是重新开始,而不是破镜重圆。前者是过去,后者是未来。 -- 李筱懿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夫妻之间,有事需要洞若观火的了解,有时需要肝胆相照的义气,有时需要平地一声雷的咆哮和发泄,有时需要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将就,还有时,需要打落牙齿和血吞的隐忍。那种举案齐眉式的客套,往往不是恩爱,而是彼此的关系没有亲密到那一步。 -- 李筱懿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相爱简单,珍惜很难。相爱只是远距离的精神上的依恋,很容易通过想象美化,弥补,保持起来相对容易,而珍惜是现实生活中无限靠近的相看,是两个人各方面习惯碰撞融合之后的体谅,是柴米油盐生儿育女的琐屑分担。 -- 李筱懿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我们要相信别人在动情时所说的话都是真的,许下的承诺也是真的,一腔热血也是真的。至于后来谁辜负了谁,谁脱离了谁,都是后来的事情,谁又能提前预知呢。我们不能因为结局不完美,就否定了所有开始,毕竟人生中有太多美好的事情是没有后来的。 --
总不能 流血就喊痛 怕黑就开灯 想念就联系 疲惫就放空 被孤立就讨好 脆弱就想家 不要被现在而蒙蔽双眼 终究是要长大 最漆黑的那段路终要自己走完 现在的这些那些也将会被时间抛在脑后 所以 不要害怕 -- 北倾 《一线大腕》
一直觉得这世界上的告别仪式挺多的, 比如喝一场大酒,来一场旅行, 或者情不自禁的在车站大哭一场。 可是后来才知道, 人生中大部分的告别是悄无声息的, 甚至要很多年后自己才明白, 原来那天的相见, 竟然已是最后一面。 此后即便不是隔山隔水, 也没有再重逢。 于是和一些人拥有过的美好, 到最后只能暗自怀念。 所以啊, 要珍惜每一个当下, 毕竟它们都会成为曾经。 毕竟我们谁也不敢保证 有一天我们之间会不会形同陌路。 --
关于“放手”的一段很经典的话:放手如拔牙。牙被拔掉的那一刻,你会觉得解脱。但舌头总会不由自主地往那个空空的牙洞里舔,一天数次。不痛了不代表你能完全无视,留下的那个空缺永远都在,偶尔甚至会异常挂念。适应是需要时间的,但牙总是要拔,因为太痛,所以终归还是要放手,随它去。 --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 莫言
我意识到,我开始慢慢习惯了与孤独相处,我不再愿意去维系某些复杂的人际关系,懒得去迎合毫无目的犯尴尬症的闲聊,快餐式消费的时代,大家的时间都很有限,实用性跟目的性比无法预知的风险更让我踏实,更愿意珍惜的还是那些旧时的知己。我无比赞同梅姨的人生观:对某些事情我不再有耐性,不是因为我变得骄傲,只是我的生命已到了一个阶段,我不想再浪费时间在一些让我感到不愉快或是伤害我的事情上。我不愿去取悦不喜欢我的人,或去爱不爱我的人,或对那些不想对我微笑的人去微笑。最重要的是,我没有耐心去对待那些不值得我有耐心的人。我认为这不是固守尘封,而是升级为一种更精准的人生。 --
做人可以不聪明,但一定要有分寸感。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应该是你的,才是你的;不该是你的,连搭腔都不要。宁可藏拙,也不要露怯。话说得越多,反而会显得自己越浅薄。所以,人要实,话要藏,用做事的结果来征服人,而不是说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