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儿吹,铃儿响,
花鞋床边放,
姑娘等你藏;
东一只,西一只,
花鞋在脚上,
姑娘在梁上。”
……
自乐平县断臂观音一案后,司马玉龙一行人便又踏上了寻找太后之路,这次他们据京城汤臣相收到消息说太后在长兴县出现过,几人便马不停蹄的向长兴县赶去,生怕错过太后。
这路上一行三人,走在中间的公子手中拿着一把扇子合拢握起,似笔走游龙,扇端一会功夫走遍了东南西北,忽而眼风一扫,扇子在空中悠悠拖过,轻悄悄地顿在掌心了的翩翩公子――楚天佑。
在他身旁的女子眉目清秀,清丽胜仙,有一份天然去雕饰的自然清新,尤是眉间唇畔的气韵,雅致温婉,观之亲切,表情温暖中却透着几分淡淡的漠然――白珊珊。
另一边腰圆背厚,面阔口方,却骨格不凡,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财神爷。其生性自傲,却幽默风趣,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可此"道" 非彼"道" ――丁五味。
三人来到长兴县前,便已看到在不远处一男子斜飞英挺剑眉,棱角分明的轮廓,修长高大却不粗犷的身材,宛若黑夜中的鹰,冷傲孤清却又盛气逼人――赵羽。
“石头脑袋!”丁五味一路先行小跑了过去,“我说石头脑袋,你怎么在这?”
赵羽没有理会他,只是向他身后的楚天佑抱拳道,“公子!”
“小羽没想到你竟来的比我们快!”
一旁白珊珊微俏嘴角,眼睛看向楚天佑,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哦,赵羽哥会出现在这,想必是天佑哥让你在这与我们汇合的吧!”
“哦!我说呢!不过石头脑袋,你这段时间去哪了,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想你!”
丁五味抱着赵羽说得是声泪俱下,实则是少了一个这么厉害的保镖,行走江湖起来,难免有些底气不足。
“多谢丁大御师关心,我只是去帮公子办了点私事”。
“私事?”
说着,赵羽便伏在楚天佑耳边低语,随后便见楚天佑的折扇在手中敲打了几下道,“果然如此”。
“汤臣……汤老已经派人去查了!”
“那便好!”楚天佑神态从容。
白珊珊虽很想开口问问楚天佑是否有事,却也明白,他们能提到汤臣相必然是朝中大事,便识趣的没有开口。
一行人向县里走去,这长兴县不愧是鱼米之乡,这街道两旁店肆林立,薄暮的夕阳余晖淡淡地普洒在红砖绿瓦或者那眼色鲜艳的楼阁飞檐之上,给眼前这一片繁盛的长兴县的晚景增添了几分朦胧和诗意。
楚天佑看着眼前景象,满足的笑了笑,看这一张张恬淡惬意的笑脸,想必这个县的地方官是个勤政爱民的好官啊!
身后的丁五味则从一进长兴县开始就缠着赵羽,“你说替徒弟办私事,是不是这小子在这一路上看上了哪家姑娘,让你去替他跑腿啊!”
赵羽则懒得搭理他。
“不说话!被我说中了吧!我就知道,我这徒弟这花花肠子,唉!哪像为师,虽英俊潇洒,但对待感情那是一心一意,情之所钟!”丁五味缩着脖子,小鹅毛扇遮着面窃笑,还不时的看向白珊珊。
看着丁五味沉迷于自己的形象无法自拔,赵羽叹了口气后,便向楚天佑走去。
“公子,虽眼前是副一片和乐的景象,但我却听到了一个诡异的歌谣,在孩童之间传唱”。
楚天佑听此收起笑容,若有所思的敲打着手中折扇,“哦?歌谣?说来听听”。
“是!风儿吹,铃儿……”
还没等赵羽说完,不知从哪里跑来了一群小孩围着圈便唱了起来。
“风儿吹,铃儿响,
花鞋床边放,
姑娘等你藏;
东一只,西一只,
花鞋在脚上,
姑娘在梁上……”
丁五味也被这歌谣拉回了神,站在一旁笑嘻嘻的看着孩子们唱的欢快。
“去去去,谁家倒霉孩子,别在我门口唱,去去去!”酒馆的老板出来将孩子们驱散,竟让小二拿盐在门口撒了起来。
“这……这是什么意思?”丁五味不解的看向楚天佑,想让他帮忙分析分析。
可四人面面相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索性决定先去那酒馆打听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