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怕对比,有金氏在前面比着,就显得聂家做事敞亮多了,两位长老带着礼单亲至也给足了青云宗和罗青羊尊重。
楚凡再次询问罗青羊后,收了礼单,并和聂氏交换了庚帖。半个月后蓝涣陪同聂明玦亲至青云宗向罗青羊下聘,聂氏和青云宗正式结亲。
据传听到此消息后,金夫人摔了整套茶具,不过到底也没做什么。就像聂氏女长老说的,金家既没有求亲也没下聘,罗青羊就是自由身,自然可以光明正大选择结婚对象。
原本金夫人就是想通过各种小动作,让其他家知难而退,先留住人,她再想办法说服丈夫。她的算盘打得好,只是没想到出了聂氏这么个混不吝不安常理出牌的。
不过想也知道,虽然都是一等世家,聂氏不只排位在前,功绩也是实打实血肉拼出来的,金氏只是因为家大业大,又有金光善长了聂明玦和蓝涣一辈,才进一等世家之列,聂家为什么要礼让金家。
这样一来,金夫人只得重新为金子轩选择结亲对象,一等世家没人不用说,青云宗倒是还有一个内门弟子阿菁,但她是个连父母是谁都不知道弃婴,根本金夫人考虑范围内。
金夫人筛来选去实在找不到满意的人选,只好退一步,同意丈夫在附属家族中找,只是对女方提出的条件更加苛刻,连母亲的性格为人也要考虑在内。
金宗主心里也明白妻子如此做的原因,金子轩毕竟也是他儿子,防患于未然自然有必要。这样一挑还真有一个人入了她的眼,乐陵秦氏秦苍业之女秦愫。
秦苍业是金光善的得利干将,金夫人觉得自己丈夫再不是人,也不会动部下的妻子。而且秦夫人出身凡世大族,在仙门百家中没亲族友人,性子安静不喜交往,从不外出应酬。这点也让金夫人格外放心,天天宅在家里,自己那好色丈夫就碰不到,也就不会有万一。
这秦姑娘样貌端庄秀丽,性格温婉贤淑,秦夫人不知道修真界怎样养育女孩子,完全按照凡间世家女来教养她,重规矩懂廉耻,不会行差踏错。
在聂氏宣布与青云宗联姻后,兰陵金氏也下聘乐陵秦家求娶小姐秦愫,金家有意要压聂氏一头,准备的聘礼摆满了一条街。 不过青云宗不在乎,聂氏也不拘小节,金家的精心准备也不过是给修真界徒添了些八卦素材。
如今的修真界经过三四年的休养生息,已经逐渐恢复生机不像温氏统治时那般暮气沉沉,众修士也有闲情逸致关心东家长西家短了,聂氏和金氏的亲事有着多方位的可比性,正好成了话题。
聂家在射日之征中功绩最大,战后被仙门百家推举为百家之首,宗主聂明玦是当之无愧的修真界第一人。金家是仙门百家中最善经营的家族,经过历代积累是仙门中最富有的家族,而金子轩则是这些财富最正统的继承人。
两位准新娘,秦姑娘是乐陵秦氏秦苍业的的掌上明珠,是秦氏唯一嫡出小姐;罗青羊是青云宗楚凡的第一个女弟子。
乐陵秦氏是有几代传承的仙门世家,秦苍业自己也是修真界名宿,人缘好人脉广;楚凡虽然年轻,可凭他一个人力能创下一个若大宗门,也绝对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
就在所有人的议论声中,聂明玦和罗青羊的婚礼顺利完成。聂明玦在弟弟和六位长老的陪同下不远千里亲至广陵接亲,青云宗则是四位亲传弟子外加二十名内门弟子一路护送至不净世,婚礼简洁但不简单。
再接下来大家就等金秦两家的婚礼,只有两场婚礼都办完,大家才好再次比较。要知道金氏最喜奢华,金宗主又是不肯服软的主儿,这回有聂氏珠玉在前,金氏的婚宴必是要大办特办以期超过聂氏。为此整个修真界的好事之徒都在摩拳擦掌,等着看金家要如何操办金子轩的婚事。
做为四个二等世家门派之一,青云宗也收到了金氏的请柬,不过自从岐山回来后,楚凡就不再出门,宗内的一切事务都推给了魏婴,所以这次楚凡依然不准备参加。
本来听说金氏为宴席准备不少珍贵食材,魏婴就准备带上所有师兄弟去吃大户,不过和金家有关的事,莫玄羽一向不参与,他的小伙伴儿薛洋自然也不会去。另外晓星尘最近结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叫做宋岚宋子琛,两人正在结伴夜猎,也不会去。最后只得由魏婴温宁带着十名内门弟子代表青云宗赶去兰陵赴宴。
婚礼的正日子是九月初九,不过金陵台上从婚礼的前三天就开始大摆宴宴了,负责宴会事务的是已经改名金光瑶的孟瑶。孟瑶回到金家后并没有得到重用,而是成了金陵台的大总管,名字听着好听,其实管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
同一天金子轩在堂兄金子勋的陪同下由一百二十名金丹修士护送至乐陵接亲。因为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提前议定好的,他们只要按照行程走就行,第二天的正午之前到秦氏接上新娘立刻回转,路上用饭,以便给新娘争取些典礼前休息的时间,好让她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自己的人生大事。
乐陵这边秦家也早就开始招待四方亲友,家主秦苍业更是带着自己儿子亲自挨桌劝酒。秦家一共有三子一女,这一个女儿就是秦愫,她上面有三个哥哥。其中秦愫的二哥因为在修真一途上天资有限,在七八岁的时被送到秦夫人娘家,同舅父外祖学习经济仕途。这次唯一的妹妹出嫁,他也早早的回秦家帮忙。
金氏接人离开,大部分秦氏亲友做为娘家人陪同新娘一起去了金陵,乐陵这边只有一小部分一时半会离不开亲眷需要继续招待,秦二公子便让大哥三弟护送妹妹,自己留下继续照顾亲友。
当然他没说他留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东西要交给父亲,今天早上大家都在忙乱时,后院丫鬟送过来一封给父亲的书信,被他拦了下啦。
不用说这封信是母亲写的,他也实在是搞不懂母亲为什么非要在妹妹的大喜日子弄些幺蛾子,就是因为有人说,妹妹生来克母。
他明明记得,自己小时候母亲还是温婉慈和的,对自己兄弟三个也很好,是什么时候母亲变了呢?他努力的想,好像是从芸娘死了以后。
芸娘是母亲的陪嫁丫鬟,后来被配给了秦家的一个护卫,成了母亲身边的仆妇,那时候母亲虽然有了新丫鬟,可是还是喜欢到哪都带着她。
就是这个芸娘有一天午后落水死了,他还记得那一年夏天雨水特别多,时不时的就是一场雷震雨,空气黏热潮湿。一天下人们在后园荷花池上的凉亭里找到了哭晕过去的母亲,亭外的水面上飘着死去的芸娘,当时人们认为母亲是被吓到了,过一段时间就会好。
不久后母亲再次怀孕,父亲很高兴以为这个消息会让喜欢孩子的母亲心情好起来,可事实恰好相反。母亲的心情更糟了,甚至影响了她的身体,以至于有几次差点流产,最后是父亲花了大力气才保下了妹妹。
母亲因为性子好,受家中仆役的喜爱,如今她性情大变,下人们就觉得她是被肚子里的孩子妨克。父亲惩治了下人,并且带着他们一起劝慰陪伴母亲,并且私下里询问过许多人。不管是大夫还是生育过的妇人,皆说是因为怀孕弄的,等孩子生下来就会好。
让他们说的,父亲也相信母亲看到孩子后,心情就会好了,那时候他们父子四个一起盼着孩子快点儿出生。可是等妹妹出生后,他们才发现事情并没有向他们希望的方向转变,母亲不仅不肯给妹妹喂奶,甚至连看都不愿意看她一眼。
最后因为父子几人的劝说,连他们也不见了,一出月子就直接搬去了后院,自此青灯古佛再也没踏出过小院一步。
没人知道母亲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母亲不喜欢妹妹,就像这次母亲十几年对妹妹视而不见,偏偏在她大婚时给父亲写了信,他直觉一定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故意将信拖到金家人走后再交给父亲。
今天秦宗主非常开心,自家小棉袄有了一个好的归宿,把女儿女婿送走,又回来和亲友们喝了一场,回屋后倒头大睡。等他渴醒时,红日已经西坠,见儿子递上一封信说是母亲送来,他还很诧异。
自己夫妻曾经也是琴瑟和鸣,不然也不会有三个儿子,只是自女儿出生后,妻子就像换了一个人,他也想过诸多办法缓和两人的关系,只是妻子心如铁石。秦苍业先喝了一碗水,才打开妻子的信。
秦二公子也好奇母亲说了什么,又见父亲没让自己离开,干脆光明正大的等在一边。就见脸带期待的父亲在扫了几眼内容后,突然变了脸色,拿着信的手也开始发抖,他立马上前询问。
秦苍业猛地将信扣到桌上,对儿子做了一个手势,示意他先出去。
秦二公子担心父亲并不敢远离,只站在院门外等着,他一边等一边回忆刚才父亲的神色,是惊讶、愤怒、懊悔以及他也说不清的狰狞,看样子自己真的是拦对了。
他正想着事情,一个人跌跌撞撞的撞上了他,秦二公子正睛一看又是早上送信的小丫鬟,呵斥道。
秦二公子莽莽撞撞成何体统!
小姑娘一看是自家公子,眼圈一红,哭着道。
小丫鬟二公子不好了,夫人悬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