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二次元小说 > 懒惰的笔迹
本书标签: 二次元  随笔 

给自己的温暖的提醒

懒惰的笔迹

修修改改

生下来我就有一个伴了。从小到大我都和gagi睡一个房间,经常没有独立的空间,闹矛盾了大概会直接翻脸。为什么翻脸——常常是为了引起旁人的注意,争夺父母的爱。

我和gagi,我们两个小的时候为了争宠可以恶语相向、扭打成一团。一周里面经常浮现的疑问是:爸爸妈妈喜欢谁多一点。和老哥也一样。老哥在日记里会抱怨我们俩出生之后父母变得很偏心。有年龄相近的兄弟姐妹的感受或许就是如此,有时候爱和关注是分成几半的。一开始我们只会索取,彼此之间很少感受到手足的温暖,只会觉得对方碍眼。直到外面的世界崩塌了,我们才学会相互支持。

爸爸妈妈在我小学5-6年级的时候吵架吵得很凶,他们有自己的烦恼——似乎是因为创业失败和经济危机。经济决定政治,这时候他们两人相互猜忌相互伤害。这时候他们不是父母,这时候他们变成了一对男女,情感破裂,相互撕咬。

父母打仗,大战争和小战役维持了接近两年,孩子完全手足无措。世界是阴暗的。哥哥上初中寄宿在校可以远离战火,但我们还是要每天回家,回到家就听见恶言恶语,愁云惨淡万里凝。有时候半夜燃起狼烟,妈妈摔盘子扔茶杯的声音连阿菊听了都要心惊。我不想听到这些声音就躲进衣柜里,gagi则负责打探风声,在父母要舞刀弄枪的时候把我拉出来一起去拦架。

在这场家庭战争里,孩子们统一了战线,视彼此为亲密的战友和唯一的依靠。我们从未如此团结过,因而也培育了浓厚的战友情。我们没有明说但是在心里发了誓彼此绝对不会再吵架,事实上这之后我们的确如此。我们互相支持和陪伴,互诉衷肠,无话不说,亲密无间,我们的感情比一般的兄弟姐妹都好。

战争逐渐从小打小闹发展到第二态势。爸爸被妈妈刺伤住院。我们搬了新家,换了网络电视机和路由器,电视机可以点播,网速很好。妈妈忙着用酒精麻痹自己,我和gagi则忙着沉浸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培养了诸多兴趣爱好,比如看漫画,画画,看电视,看书。或许是兴趣爱好的影响,或许受多重因素杂糅,或许是因为我的斑斑冒了出来,或许是因为gagi是姐姐我是妹妹,她总是照顾着我,我们的性格逐渐分化成形。gagi温柔内敛,我则阴沉极端。

在战争里,孩子悄悄长大。但就像长大的步伐没有结束一样,战争也还要继续。

第三态势是妈妈被关进了医院,爸爸外出找工作重新上岗,我们俩放学了得自己照顾自己,自己买菜做家务。周末就去外婆家和舅舅他们生活在一起。性格分化的结果在这样的大局之下立竿见影。温柔识大体的gagi赢得了很多喜爱,同学的喜爱,表姐的喜爱。而我,我曾经把玩耍和快乐视作生活的当然,每天都过得很快乐,没心没肺,随心所欲,快口直言——gagi回忆起来都吐槽我“傻”,情商太低——但现在我失去了小孩子可爱的外形,也失去了别人的疼爱,不讨人喜欢。我不知何去何从,没有人教我要怎么做——gagi是自然习得,我只能一个人躲在阴暗角落敲键盘写下疼痛文学。

“家里的事情不能告诉别人哦。”大人如是说。我当然不会告诉别人,但是内心压抑实在不好受,这时候文字就变成了我的寄托。在那段日子里我写了很多奇怪的东西,无一例外不堪入目。可我只好这样,宣泄着无处释放的不安定、自卑和迷茫。gagi和我无话不谈,但有时候是我自己不知如何开口和她讲这些情绪。那时候的言语组织能力无法传达我复杂的情感,于是我便禁闭门扉。安德烈说得对,痛苦更甚的或许在与无法表达或是不知如何表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变成了一个别扭拧巴又脆弱敏感的孩子。在低落之时作绝望之诗。

绝望之诗写到童年尽头。童年快要结束的时候战争也结束了。妈妈出院找了工作,两个人都很忙,虽然没有办法照顾我们,但我们已经学会了照顾自己。寄宿式的初中给了我们自由和独立的契机。

好像一时之间挣脱了许多。家中不再阴云密布,一个星期回家一次,我们终于也对家产生了依恋。除此之外,因为寄宿我们要自己安排自己的伙食,这时省吃俭用或许就有了小金库可以支持自己的兴趣。

那些阴郁在变革的浪潮里打散!我又快乐起来,又高兴起来,变得有活力起来了!环境真的是决定性因素。环境改变之后,即使我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我也可以继续积极向上地前进。

但在这时候起,gagi和我分开了。她考到了尖子班,我则在普通班里游荡。一开始当然有所不服,很不甘心,但和她分开之后我便有了完完全全的自己的世界,可以结交新的朋友。我们的不同之处也渐渐变得更多,我们变成完完全全的两个人了。

我们的青春减少了共同的通道。她也不再是我世界里的全部存在。而父母或许觉得对我们有所亏欠,除了提醒我们要好好学习之外就不怎么要求我们了,因而我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形成常常是与爱好和朋友,周围的人有关。我开始和别人交心,开始独立形成我自己的人格。

这个过程并不好受,也并不容易。

为了交到朋友,一开始我哗众取宠,表现浮夸。缺少人际交往的指导,我也常常不懂分寸,在朋友前乱吃醋,吃飞醋;或是突然拉近关系,多管闲事,惹了很多闲言碎语。我也常常讨好别人,把写好的作业借给别人抄,竟落得一个“学霸”的外号,生生隔出了一段距离,可以说是适得其反。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障碍——我想要好朋友,但是有时候又害怕亲近,或许是因为我和父母,和兄弟姐妹也不曾腻歪在一起。第一位一起走一起吃饭一起聊天的朋友,在之后因为我的拘谨和“逃跑”,“另寻新欢”,感到受伤,离开了我,虽然现在依然有联系,但关系不复从前。

而这之后我遇到了我最好的朋友。那时候她还是一个可爱的小个子女生,和我有着类似的爱好,我们都喜欢画画,看动漫——她更喜欢一些——我们时常谈天说地。我们住在一个宿舍,我们洗完澡之后会去逛操场,聊天,交流心事。之前的日子实在快乐无边。我们不在意学业,不在意比较,我们只是交流爱好,分享乐趣,做把吃完糖果后剩下的荧光棅扔向棕榈树的神秘活动,或是我在空荡荡的教室吹奏葫芦丝,她便在一旁静静地听。

有人陪伴,有人交流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她是一个活力十足、热情开朗的女生,很亲近人,在我不愿腻歪的时候打破我的防线,部分治疗了我的亲近恐惧症。她和我一起吃饭,一起学习,一起画画,一起上网冲浪,一起看书,邀请我去她家里玩,或来我家玩,一起睡觉……那时候宿管阿姨不让串床位,但她很粘人,一定要和我挤一张床——我一开始很抗拒,不断退缩,但她从不沮丧,不断靠近,这像是一种被需要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欣喜,忍不住软化了心肠。或是有时候我很无趣,或许是做了太多事情之后陷入一种空虚、疲惫、消极失望的状态,觉得做什么都没劲,这时候她总会不经意间鼓舞了我,和我讲她的故事和家庭生活,她的童年,让我黯淡的眼睛又发出光亮来。她让我的生活多变而充满了乐趣。

但这份乐趣并没有持续很久,就像靠的太近就越容易伤到对方一样,我们开始吵架。随着学业的加重和升学压力的靠近,我提出了限定彼此的时间,不一起吃饭以更多学习的建议。她却很不解,认为这样挤时间是徒劳的,想要说服我。加之在她的观念里,学业没有诗和远方,没有心灵的交流那般重要;她也对当今的教育体制颇有不满,因而看到我为了学习想要“抛下她”而生气。或许因此,在我们谈无关学习的话题,谈那些概念主张和文学书籍时,在交流我们彼此的观点时,她也不知不觉提高了攻击性。快口直言把我们彼此都伤的很重。

为了保护自己,我变得铁石心肠,我收敛了性子,埋头学习,在她生我气的时候口出狂言:“随便你误会好了,你自己生闷气去吧。”然后冷战一星期都不回头。本来我们有特定的称号称呼彼此,那段时间我们直呼对方的大名,横眉冷对曾经最亲近的朋友。我的自尊心在冷战和吵架里不断失了水分,皱缩在一块,我好像又变回了那个拧巴,咸乎乎,像话梅一样又干又硬的存在。

在我们冷战的时候,其他不是那么亲近,但是相处非常随和舒服的朋友陪伴在我身边。一位是微胖但和善的妈妈型朋友,一位是苗条且灵动的精灵型朋友,我们是三人同桌,我夹在中间,上课的时候我们会相互开玩笑,没心没肺地闲聊,轻松又闹腾。对比之下,我便会埋怨我那位最好的朋友“只会伤害我”,产生“自己不需要她,最好还是远离她,她只会让我不开心,她这是在控制我的精神,我有别的选择”……诸如此类在如今的我看来软弱自私的想法

我“叛逆”的自尊和压力不断催眠我自己:我只需要轻松的,像我的妈妈朋友和精灵朋友一样的相处,而把最好朋友带来的快乐统统甩开。殊不知这是我看自己太重,不愿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直面矛盾和区别的自我保护应激反应罢了。甚至到了高中依然如此。

我是这么一个容易逃避,幼稚,脆弱敏感,自私自利,不懂得原谅,极端,固执,自视甚高,拧巴又有情感缺陷的人。但她从来没有想过抛弃我,一次也没有。

我们冷战了一星期之后,是她主动和我说话,提出和好的建议。这之后无论哪次吵架,她都会首先找到我,即使我提出要一个人静静,实则内含绝交念头,她都会识破我的伎俩,并一直尝试继续交流,努力想要解决问题,锲而不舍。

而且在经过了这么多事之后,无论我们有什么分歧,她都认为我是一个优秀的人,她看到了我的缺点,或说了解了全部的我,却依然接受我……她真是一个伟大的朋友!我的好友!我们深深的羁绊,这几乎升华成了爱!我爱我的家人,这个确实。但我要说我爱我的朋友!

可爱和期待或许会给人意想不到的压力。她对我要求甚高,因而有时我会觉得压力很大,但我疑心这是我铁石心肠时期对她的要求反过来作用在我身上的结果。“今天的谈话够不够有趣,够不够深刻,够不够有意义呢?”聊天的时候我忍不住问自己,当回答不确定的时候我就变成了倾听的角色,久而久之我们的谈话便常常变成了她在主导,我在应和。当然有时候我会觉得这样不公平,很疲惫,但快乐总是要大于难受。

我们相处到现在已有六年,中间有许多争吵,惊心,分歧。但她一直带着我前进。她像是我的光,带我走出疲惫的海洋,让我学会了温柔、尊重、耐心、倾听、在意和用心;跟着她的步调我看了很多书,认识了许多她喜欢的音乐大师和艺术大师,明白对事情的了解一定要充分,对喜欢的事物要珍惜,多多挖掘。

她也是我的阴暗面,让我对在意的人抱有最意想不到的狂暴、愤懑、高要求和苛刻。这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感。

虽然五味杂陈,但我的青春因为有了这位我最好的朋友而无比精彩。虽然和别人相互支持、团体型温和而友好的朋友圈子不一样,我的青春也有别样的滋味——没有谁规定青春一定应该是怎么样的。

除了这位朋友,我的埃及猫朋友也给我的人格和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那是我高一的同桌。

埃及猫是因为她留着埃及风格的头发,很有异域风情,长得像一只猫——她很好看。她的性格也正像她的长相一样古灵精怪又有趣。

她喜欢恶作剧,捉弄前座的男生,开他们的玩笑,神气又风趣。还喜欢看书,看小说——特别喜欢!上课也看,晚上飞一样地洗完澡奔向书店看,飞一样的写完作业继续看。我被她这样的热情感染,做起了同样的事,跟着她认识了很多作者,看了非常多书——她看书的速度真的非常快。有时候好像在竞赛一样——她还非常聪明,脑袋灵光,这更添了几分神秘和魅力。

她对神秘力量很感兴趣——我也如此,因而很聊的来。她是一个随心所欲的人,极度需要睡觉,如果困了心情会很糟糕,所以有时候即使在上课她也会想尽办法打个盹——这让我觉得她特别可爱。

从她身上我学会了灵活二字。曾经我觉得在指定的时间才可以做指定的事,但现在我学会了抓住感觉和学会尽兴,才没有错过很多重要的思绪发散。“磨刀不误砍柴工”也是她教会我的真理,她教我适时调整状态,提高了我的内心防御能力——因为状态不好的时候人总是很容易混乱,做错事说错话做错误的决定。

她课间累了会靠在我身上,或者让我唱歌给她听,这也是一种被需要的幸福。她真的很在意我,很需要我——在选科结束分班的前夜,她哭得像个孩子,她确实比我小。她说她担心以后或许会很少见到我了——她的预感没有错——非常不舍,还给我写了令人感动的信。

我忍不住热泪盈眶——小埃及猫,你是我心里的第二名!虽然第一名要让给那一位……但我也舍不得你,我也很爱你呀,就像你信里写的对我的感受一样……

在高一的大家庭,我收获的不止有这一位好朋友,还有整个班级的关爱和快乐。大家是如此温和,如此欢脱,如此友善,如此优秀,如此让人留恋……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仿佛治好了我的自卑,我的拧巴,我的争强好胜。在好朋友和大家身上,我学会了真心赞美和泰然自若,学会了让自己高兴也让别人高兴。

这样的美好在高二高三不复存在。所以它永远像白月光一样照耀我心。孤独日子里我学会遗忘,自娱自乐和走神脱线。遗忘可以让人暂时摆脱痛苦。走神脱线可以让我不在意,不在意就不感到不自主和难受,我无论如何也不想让自己难受。自娱自乐事实上很快乐,我强化了对爱好的爱,也拓展了视野,学到了很多新东西。

但孤独可以缓解却不会消失,这是人生的常态。有时候我会羡慕gagi,她有一群好友,高三的她结成了无数羁绊,都是在宿舍里。我去她宿舍玩便也和她的朋友成为了好朋友。但我知道这些始终不是我自己的朋友,她们或许也只是爱屋及乌,而不是认可我这个人。

我伤心失意的时候很健忘,被情绪把控下完全忘记从前的美好,忘记我自己也是一个被爱的,幸福的人。觉得自己无依无靠,没有朋友,不值得被爱,但是回首往事,会发现并非如此。

我收到过很多积极的评价——优秀、温柔、好看(真是谬赞了)、有趣、随和、很会捧场……虽然有时候我是这样表现的,但这些不是完全的我,可我也不否认。我会努力变成那样的人。

不过我要提醒你,我是矛盾的结合体。我可以很贴心,但是有些时候我也很冷漠,完全不理他人而只想做自己的事情,和自己玩耍。我可以很温柔,但是有些时候我也很刻薄,话语尖酸,出言狠毒。我可以很随和,但是有些时候我也要求甚高,追求卓越,慕强严厉。

或许这一切取决于他人在我心里的位置。我把他人放在越重要的位置,越容易放松自己的约束,让不好的一面暴露出来,我知道这样不应该。我也想尽可能地对亲近的人温柔,对亲近的人比其他一切人要友好和善。应该要把好的一面留给重要的人才对,反过来莫不是现代社会的荒诞……爱会笼罩一切,应该是保护和接纳,而不是暴露和伤害,不是吗?

我要给自己温暖的提醒。

我曾经在受到伤害之后写下“我想要朋友,但是又害怕难过,讨厌心情被扰乱。我无法爱自己,所以也无法爱他人。我不要恋爱了,也不要朋友了。我就一个人吧,寂寞也没关系,自娱自乐就足够了”的疯话。可我得提醒自己我不能如此极端。因为害怕受到伤害而不选择尝试是愚蠢的行为。

这样愚蠢的行为复现,是因为近来我和我认为会成为好朋友的舍友的吵架。我感到了心痛一样的难受,好像当初离别的难以呼吸回到了身上;不理解的愤怒,好像童年的旧痛浮现。但是在gagi的开导和之后开诚布公的聊天下,我也想开了。

我太心急,想要找到一个和我最好的朋友以及小埃及猫一样的朋友,以至于我对她要求太高,并先入为主地胡思乱想了很多。

友谊应该从轻松开始,自在和快乐应该是它的主旋律。但我却逼得太紧,想的太多,做的太过,让人感到压力,自我怀疑——这实在是我的错!没有谁是圣人,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可以一直保持平时的样子。

我得审视自己。给自己温暖的提醒。记下我性格的来龙去脉。我也有朋友,我不是那么渴求关注到难以自抑,不能因为想要改变生活而放大自己对朋友和爱的需求。我已经生活在爱和幸福里了,我要学会给予而不是无限的渴求。我不能太早否定他人否定自己,不要那么极端,遇到情绪的时候要跳出来理性思考而不是随波逐流任它掌控。大度一些,不要随意嫉妒吃飞醋,朋友不是一人独占的。自然地做自己,不用因为讨厌肉麻而故意扮凶狠,也不用因为想要亲近而不顾他人行程刻意靠近。无聊的时候,应该告诉自己,我也是喜欢享受自己的人,应该多多充实自己而不是去烦人。世界不是围着我转的,别人没办法保持永恒的热情和友善。

Let it be. Que sara sara.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上一章 谈猫 懒惰的笔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