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此时找我,可是公主回了信?”
想来想去,温冉冉也只能想到这个理由了。
她和慕锦一不熟,唯一的联系就只有慕锦萱了。
慕锦一淡然地摇摇头,“非也,皇妹在哪我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的位置,想要找到人,还需一段时日。”
“那殿下何故?”
温冉冉疑惑地歪着头,除了慕锦萱,她找不到其他理由。
慕锦一挥手,候着的侍女们逐一退下,等人都走光后,慕锦一才缓缓开口:
“你可知近日朝堂上的风波?”
“太子妃人选之事?”
“不知作为当事人之一的温小姐有何感想。”
怎么样都想不到,慕锦一竟然会来问其中的当事人之一的她做何感想?
“那我有一个条件,不管我说了什么,殿下都不会降罪于我。”
“好。”
“生在帝王家真麻烦。”
“嗯?”慕锦一懒懒附和了一声,示意温冉冉继续说下去。
温冉冉咽了咽口水,慢慢分析道:
“以当今陛下举例,陛下后宫先后共有两位,一位是您的母亲皇后殿下,另一位是三皇子的母亲淑妃。”
“两位都出身非凡,一位出自左相,一位出自右相。”
“陛下比较幸运,在当时的皇位之争里,娶到了与他两情相悦的殿下的母亲,既巩固了皇权,也抱得美人归。”
“登基后,因为种种原因,陛下的根基不稳,黄泉收到压制,又被迫纳了淑妃。”
“如不出意外,太子殿下您也会步陛下的后尘,为集权,迎娶权臣之女。”
“而您外公右相除了皇后殿下,并未能有其他孩子。倒是左相子嗣旺盛,有一个和您年龄相仿的嫡亲孙女。”
“许是陛下刻意为之,另设了一个与两位丞相品阶地位相同的国师以制衡朝堂。”
“那日朝堂讨论的太子妃之位的问题,如若国师不开口,以左相在朝廷的根基,恐怕殿下早就在准备迎娶苏家那位小姐了。”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生在帝王家真麻烦。”
分析完,温冉冉已经口干舌燥,大口喝完了那杯对于她来说有些苦涩的龙井。
对嘛,你若是生在普通的平民百姓家,哪有那么多麻烦,除了日子过得可能没现在舒坦,至少求婚嫁娶还是自由的,生在帝王家,那些臣子没帮你把后宫塞满已经不错了。
有时温冉冉真的挺佩服当今的皇帝的,除了那次,他没顶住压力纳了妃。
自淑妃娘娘去世以后,他扛下了子嗣单薄的压力,偌大后宫,只有皇后一人,真正让皇后做到了宠冠后宫。
听完温冉冉的一番说辞,慕锦一顿时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她和国师,就是那个变数。
“啪啪啪。”慕锦一鼓起了掌,漂亮的凤眸中充满了赞许,“温冉冉,可惜你是个女孩子。”
温冉冉自是知道慕锦一的话是什么意思,她莞尔一笑,“奈何小女子胸无大志,只想混吃等死。”
温家几位前辈都是操劳过度,自她记事起,族中的长辈都陆陆续续走了,现在只剩他们了,她一直都懂得要藏锋避芒。
谁知,刚回到皇城就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安逸,对温家的人来说,似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