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坟王家大排场
骂上苍百姓怨愤声
卫山回到书院,精神一直振作不起来。有了同王君的肉体关系之后,思想上不仅没有从对王冰的怨愤中解脱出来,反而又陷入到对王君关系的纠葛之中。离开王君己半月多了,王冰的影子反而越来越浓,姐妹易嫁的戏曲性决断更加困扰着他。这时他才发现,那一天一夜间对王君所倾泄的一切,不是爱情,而是对王家的愤怒。然而把对王冰的怨恨发泄给王君,是多么的不明智,根本不能从感情上摆脱王冰给他造成的这一切不幸和怨恨!
但是卫山也不知道究竟该怨恨谁?王冰那么爱他,王君和王家又曾一度对他那么好!他怎么突然就落到被抛弃的地步?他感到这个爪虚郡是没有感情的,没有道义更没有信誉。什么海誓山盟,什么白头偕老都是骗人的。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义?
他想起王君说的话:王冰熬不了以后这几年,怕卫山不能回来入职。那好,我一定要回来,这辈子决心同你王冰在一个地方就职,你就是到天涯海角也要同去,让你看看我能不能同你在一个地方!
其实,卫山阻拒了宁静的求婚后,他的前途就被宁老愤怒的中止了。然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宁老在与于华的敌人们争夺功劳时让政敌弄倒了,宁静流落宁老受拘。正因卫山被宁家愤怒,才没有被牵连。但是没有了继续上进或出郡深造的可能,只能顺利毕业后到云市就职。这样反而达成了回来就职,让王冰后悔的意愿。
这以后的两三年中,卫山一直精神不振,在王冰背叛的阴影中煎熬。直到那个象宁静的女人到来。这是后话。
且说王家把卫山赶走之后,王冰成了会社的红人,为文统长生下一个孙女,取名文妲浪,寓有妲己浪漫主义新潮之意。那王甲因王冰得宠,也把鹿场再次从栗康手中夺了回来。栗康把十七八岁如花似玉的妹子栗伶献给课长,却到头来真是赔了妹子又落空,那心头的愤怒如火山样压抑,无处喷射。只好忍气吞声,寻找机会报复。
王甲重新得势,更加趾高气昂,把小琴和小俣都找个职位。这样一家人都成了爪虚郡的吃公饭的人。王刻以云市状名顺利就读西方大书院。王刻这名声比当年卫山几乎相当。这一下王家可真是多喜临门,乐不可当!
为了显示威风和权势,王甲以全家回乡祭祀为名,到祖坟地祭祀后,设酒席招待乡亲。没想到众乡亲不领王家的情。纷纷议论说:这老天不长眼,怎么让这祸害人的家伙这么威风?办鹿场糟糕了多少良家闺女,上天还让他活得这么好!真是好人没好报,祸害一千年哪!
还有的说:那个王冰,就是个浪货,偏有人看上这浪货了,她为人处事比她那老子还短见,这还有脸回乡亲来!
有人说:可别让她听见,她正红着呢!生的丫头要象她那样骚,那文家也能出名啊!
还有人说:她把前夫都摔了,那卫山多好的人,也真不该同她这骚货成一家!
又有人接话说:不是吧,是丁卫山玩腻了,把她甩了!她那浪劲刚开始还新鲜,过过劲就没人要了,卫山那样的正人君子,能看上她!
等等等等,众言难述。王家摆了几桌酒席,去的人寥寥无几。有伙人说,不吃白不吃,去,落个肚皮圆嘛!
王君也随王家在场,看到这种情形,心里也想:什么王家大祸临头?这都是算命先生骗人的把戏。说不定是我那亲娘与后爹设计害卫山的!看看这王家救河拆桥,为谋私利祸害百姓,上天还让他们如此红火,哪有什么天理?这王冰整个就是烂破鞋,还这样恬不知耻,真是婊子立牌坊,美名好远啊!
王君看到百姓的愤懣和王家的威风,心里渐渐的对什么正直道义失去了信任。心想,还有王冰,靠那浪样骚劲竟成了红人。真羡慕啊!我也得学着点。
就这样,王君渐渐的把卫山淡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