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皇后盘算着如何除了浣碧这个孩子的时候,富察贵人也被诊出有孕,这下太后都坐不住了,命人传浣碧去寿康宫。
(甄嬛传)浣碧嫔妾参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甄嬛传)太后起来吧,你怀着身孕,不必这么多礼。
(甄嬛传)太后赐座!
浣碧不知道太后什么打算,一直保持着警惕。这可不是普通女人,她可是从宫女出身,舍弃儿子换位份,一步一步走到妃位甚至是太后的女人。
(甄嬛传)浣碧谢太后娘娘
(甄嬛传)太后哀家听皇帝提起过你,皇帝说,你虽然是宫女出身,却知书识礼,温良恭谨。现在看来,你还有几分大家闺秀的端庄。
(甄嬛传)浣碧谢太后娘娘夸赞,嫔妾深知身份卑微,学识粗鄙,所以也一直在学习。但距离太后所夸奖的那般,还差的远呢!
(甄嬛传)太后哀家也是宫女出身,深知你在这宫里的不易。没有家世,没有倚仗的嫔妃在宫里举步维艰。
(甄嬛传)太后尤其是皇帝的后宫与先帝的后宫不同,先帝的后宫没有皇后,四妃平起平坐也算安稳。可皇帝的后宫却没那么安稳,皇帝子嗣不丰,难得有几个喜脉又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意外。皇后贤德却无子,华妃家世鼎盛又盛宠不衰,要不是她没有子嗣,这前朝后宫怕是都要乱了。
浣碧大概知道太后的目的了,像她这样心思深重的女人,怎么可能和自己这么一个位份不高,又可能威胁到皇后地位的妃嫔在第一次见面时就说这种话?
口口声声说浣碧没有身份生存不易,又点出华妃嚣张跋扈,可能会害了浣碧的孩子,在提出皇后无子。看来太后是看上浣碧腹中的孩子给皇后养了,那样的话,皇后有了嫡子,钮祜禄氏或许也会和乌拉那拉氏结盟。
浣碧听着太后的话,大脑中在极速运转,按说太后有命,自己只有遵旨的份,可让自己把孩子拱手送人,不可能。而且以皇后的性子,不可能让自己这个生母活着,等到以后皇后倒台,自己的孩子也算是废了。
(甄嬛传)浣碧皇上是天下之主,不管是前朝还是后宫,都能够掌握在手,太后娘娘不必太多挂牵。
(甄嬛传)太后皇帝是哀家生的,他又一向有孝心,若是哀家跟他说什么,他不会有不同意的。哀家虽然是他生母,却也在他幼时将他交给了别人抚养。那时哀家也像你一样,只是一个小小贵人,连主位都没有,哪能自己抚养孩子。
这就表达的很明确了,就是不管浣碧同意与否,只要她和皇上说了,皇上就一定会听她的。而小小贵人之位,本就不配抚养孩子。
没错,她是将皇帝送给别人换了个嫔位,可以抚养之后的孩子。可皇上什么都没有做错,就没有了额娘的疼爱,甚至在养母去世之后被生母当做曾经的耻辱,受了不少委屈。要不是养母的身份足够高,皇上也未必能够登基。
浣碧几番思量,就已经做好了打算。既然太后不喜欢皇上这个儿子,那就干脆别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