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刚走进这座地下堡垒的赤尔哈木,面对着那巨大的保险箱一般的门,他还没想到今天。
现在赤尔哈木在愤怒地拍着桌子:最近能得到的物资并不多,马上就是冬天了。
“大采购”也因为没钱,带回来的物资也不多。
通信办公室里,张凯拿着一块电路板,按下一个按钮,随后对着一个金属杯子说:“喂,喂,各分部注意,各分部注意,这里是总部,我们需要过冬物资,数量为:大约十吨小麦。”
随后,张凯看见了门口的一个身影,是作家布鲁诺·沈,他穿着看不出原来颜色的大衣,怀里紧紧抱着一本书稿,走了进来:“这本书是本小说,叫《边境线》,可以出版,解决点现在的问题。”
“你得换个新笔名,他们似乎在盯着‘游荡的幽灵’,盖章吧,我会把内容发给太阳出版社。”
说完,他拿起桌子上四个印章中最左边的那个,对着第一页那一层薄薄的白纸的左上角按了下去,随后上面的多了一个男人的半身像:他侧身坐在一张椅子上,看着镜头,锐利的眼神和严肃的表情,威严中更多的是亲切,下面是四个字:需发布文件。
这个厚厚的本子随后进了打印室,它将被打印三本,一本送到最近的城市的工作组织,由他们编录后出版,另外两本,都将先送到别的地方的分部,经过翻译,再送进城市。
“安格班,这事就交给你了。”张凯把一份打印件交给了一个戴着顶脏的灰色的帽子,留着大胡子,脸上满是沟壑的男人,他每三周会出现在去城市的火车上。
“我知道了,离下一次去还有四天。”男人低沉的声音从胡子里传来,“我会小心的。”
“嗯,我走了,门口的那捆柴火是我的。”他这才露出腰间的斧头。
“对了,布鲁诺,你知道吗,他们最新开发了一个东西,就像电报一样,只不过消息都传在了屏幕上,叫网络,利用的好像和无线电一样。”张凯突然叫住他。
“我知道,”他缓缓开口,“那里,和现实里那帮人一样迂腐,几乎没有人会看我的书。”他哀叹一声。
“学生里有人在看。”张凯说。
“他们?他们大部分人爱看的,不过戏倡之流。”
“也许吧,但这个东西很重要,也很难攻克它。”张凯说。
“是啊。”他抬头看着苍灰色的天空,“我的树种子不够了,但是,到来年再给我吧。”布鲁诺走上大楼梯,背上拎着一捆柴,十分潇洒地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