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樱悄悄离开潜邸,去往养心殿一事,琅嬅和太后其实都是知情人。
如今,太后成功移居慈宁宫,那青樱再被关在潜邸,就不成体统了。
听闻太后召见自己,青樱特意换了一身淡紫色绣着梅花的宫装,跟在福珈身后,来到慈宁宫觐见太后。
青樱双手交叠,蹲下行礼道:
青樱臣妾给太后请安。
太后放下手中的书籍,审视她道:
太后皇帝说,你千方百计去求他,为的是替哀家移宫进言。
青樱立刻请罪道:
青樱臣妾在闭门守孝之时,擅自离开,还请太后见谅。
太后嗤笑一声:
太后替哀家进言,何罪之有?
太后起来吧。
青樱眼中有些得意道:
青樱谢太后。
看着青樱一身老气横秋的装扮,不像年轻的嫔妃,反而像太妃,太后就觉得有些辣眼睛,便侧过脸不去看她。
随即感慨起来:
太后只是哀家不曾想,自己如此可怜;移宫之事,还需要你这样一个守孝之人去劝皇帝。
青樱嘟着嘴,替心上人分辩:
青樱皇上刚刚登基,忙于朝政,一时顾不上;哪怕臣妾身在潜邸,也是该提醒皇上的。
太后闻言意有所指:
太后难为皇帝还听你的劝,哀家以为,皇帝的孝心还不如你。
对于太后的微词,青樱照单全收,全程笑语晏晏的说道:
青樱皇上的孝心,臣妾哪里比得上?
青樱皇上说,您是天家最尊贵的长辈,是紫禁城唯一的太后,必得有相配的殿宇。
青樱所以皇上对慈宁宫要求,尽善尽美,稍稍耽搁了些。
都是聪明人,哪里听不出好赖话。
太后听了青樱为弘历找补的说辞,面上风平浪静,内心不由得冷笑连连。
太后巧舌如簧,既维护了皇帝,也全了哀家的颜面。
太后虽说你是景仁宫的至亲,但事事以孝敬哀家为先,那就功过相抵了。
太后行吧,你收拾收拾,从潜邸出来吧。
太后守孝在心里就成,毕竟是皇帝的嫔妃,还是要住回后宫去的。
得了太后的恩赦,青樱虽有些不情愿,却又不得不跪下谢恩:
青樱臣妾谢太后。
青樱臣妾还有一事求告太后。
太后何事?
青樱嘟着嘴解释道:
青樱青樱之名,是臣妾幼年时所取,臣妾觉得,不大合时宜。
太后不合时宜?
青樱是,樱花多是粉色,而臣妾却是青樱,所以不合时宜。
青樱臣妾不仅是乌拉那拉氏的女儿,更是爱新觉罗的儿媳,所以想请太后亲赐新名,许臣妾斩断旧过,祈取新福。
太后你这么想?
青樱掷地有声的回应:
青樱是。
太后那你最盼望什么?
青樱不假思索,直接脱口而出:
青樱情深义重,两心相许。
看着眼前的青樱,太后有过一阵恍惚,思忖片刻后道:
太后如懿,好不好?
青樱歪着头问:
青樱是事事如意的如意吗?
太后哀家选的,是懿德的懿,意为美好安静。
太后后汉书说,林虑懿德,非礼不处,人在影成双,便是最美好如意之事。
太后这世间,一动不如一静,也只有静,才会好。
青樱微微躬身,不解其意道:
青樱谢太后,只是臣妾不明白,懿便很好,为何是如懿?
太后透过窗户看向远方,轻轻一叹息道:
太后你还年轻,不懂世间完满的美好,太难得,若能如懿,便很不错。
青樱很满意这个解释,她笑着道:
青樱太后的教诲,臣妾谨记心中。
太后端起茶盏,轻呷了一口:
太后好了,夜深了,你也回去歇歇吧。
太后等出了潜邸,便是新生了。
青樱恭敬一拜道:
青樱臣妾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