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贵人刚坐稳,就忍不住第一个开口道:
嘉贵人皇后娘娘,嫔妾们方才在说笑话呢。
嘉贵人说皇上昨儿也没翻牌子,怎么这凤鸾春恩车,却在长街上走着呢?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琅嬅闻言,心下了然,朝着众人浅浅一笑道:
富察皇后原来是说这个呀?
富察皇后那是咱们姐妹的福气,又多了一个妹妹,跟我们作伴。
说着,琅嬅就环顾一圈,只有晞月一人面色如常,因为她早就知道了会有此事,所以听到消息后,才没有惊叹。
娴妃虽然掩饰的很好,但明亮深邃的眼眸还是暗沉了下去。
静妃柳眉微蹙,不知想到了什么;纯嫔唇角的笑容,也有些挂不住了。
嘉贵人则是心里憋着一股气,神色有些复杂,宁贵人沉默不语,海答应满脸的担忧看着娴妃。
倒是仪常在开口问道:
仪常在多了位妹妹?那今日阖宫给皇后娘娘请安,怎么不见那位妹妹呢?
琅嬅如愿的看到众人,皆一副如临大敌的面孔,心下愉悦,抬手抚了抚旗头鬓边的珍珠流苏,这才继续说道:
富察皇后方才你们来之前,皇上已经让敬事房传来口谕,南府白氏封为玫答应,皇上已经拨了永和宫给她住。
一直默不作声的静妃,听见弘历宠幸了南府白氏,有些不可置信的说道:
静妃南府?那不是?
琅嬅当然知道,静妃昨儿个在养心殿,当着南府琵琶伎的面上秀了一手琵琶。
有些不嫌事大的继续说道:
富察皇后按理说,静妃应该见过,听说,是个会弹琵琶的乐伎。
嘉贵人一听是个南府出身的琵琶伎,得了皇上的宠幸,有些不屑的哼了一声。
静妃得了提醒,这才恍然大悟:
静妃臣妾昨日,确实见了几位乐伎,其中有一位,眉目最清秀,是弹凤颈琵琶的。
静妃可当时皇上,还嫌她弹得不够好呢!
纯嫔唉,这琵琶弹得好不好,又有什么打紧的,只要得皇上欢心就是了。
静妃觉得身子有些不舒服,慵懒的倚靠在座椅上,脸色微微有些发白,内心正处在崩溃的边缘。
一旁的嘉贵人,出言讥讽道:
嘉贵人乐伎是什么低贱身份,也配和咱们平起平坐?
嘉贵人况且,现在皇上还在孝期呢!
富察皇后嘉贵人,你言语上也该有些分寸。
嘉贵人是,嫔妾知道了。
琅嬅又将众人敲打一番:
富察皇后这不管怎么说,玫答应是皇上登基之后,纳的第一个新人。
富察皇后只要皇上喜欢,谁也不许多话,本宫就一句,六宫和睦,若谁要是敢吃醋算计,本宫断断容不得。
众嫔妃臣妾/嫔妾谨遵教诲。
慈宁宫
弘历正在侍奉太后吃茶,他有些心虚的对着太后道:
皇上皇额娘,刚得的牛乳茶,趁热喝正好。
太后哪能不知道弘历的小心思,但他此时肯低头,太后也不好拂面子,接过弘历亲手奉上来的牛乳茶。
意味深长的说道:
太后这么殷勤?可是知道错了?
弘历知道自己理亏,所以下了早朝就赶来了慈宁宫,负荆请罪,他讪讪一笑道:
皇上尚在孝期,儿子就纳了玫答应,是急切了些。
喝着牛乳茶,太后心情大好,轻笑一声。
太后坐吧。
太后孝期不许歌舞声色,但天子守孝,以日代月,身在皇室,更得为子孙考量。
太后皇帝呀,你膝下唯有三子三女,子嗣还是不够多,那圣祖皇帝子孙昌茂,多让人羡慕啊!
皇上儿子知道。
太后又忍不住叮嘱了几句,道:
太后你宫中人是不多,这除了皇后、慧贵妃、静妃、纯嫔和宁贵人,余者皆无子嗣,哀家不得不为你着急。
太后可玫答应这件事,到底说出去不大好听,未免落人口舌,册封礼就免了吧,你多赏赐她些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