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与财,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这才是耕读传家,世代累宦的真相。
耕读传家,耕的人不会去读,读的人不会去耕。
读书种子,又岂会让泥土沾染。
那耕地的人,算来算去,无非就是佃户,而地主老爷们派手下的管家仆人开几个商铺,做做买进卖出的生意,端是自在。
盛家世代经商,在这宥阳城内已经有了自己的产业,并且形成了规模。
有粮铺有商铺,客栈食肆也有涉猎。
若是不及时扶起大旗,有一个主持大局的人站出来,生意自然会受到影响。
所以盛维虽然还在孝期,就已经抗起了家庭的重担。
他也就比盛纶年长三岁,之前虽然也在商铺打理过资产,可是并不深入。
反而读书多一些。
因为在他父亲盛裶心中,二房哪怕再出一个探花郎都没有自己这一房出了好。
毕竟这血缘也分亲疏。
二房再怎么出息,那也是侄子。
哪有亲儿子中进士来的畅快。
于是在盛裶还在的时候,生意上的事情不太让盛维沾手,反而一心拘着让他读书。
这也是人之常情,他的举动也没有什么可吐槽的。
毕竟望子成龙的心情,大家都可以理解。
可是他宠妾灭妻的祖传手艺就让人有几分不齿。
他最宠爱的赵姨娘在盛府大房搞风搞雨,害死了盛大夫人的大女儿盛红不算。
那赵姨娘的兄弟仗着自己姐姐深受盛礼宠爱的份上,两个人里应外合,从铺子上抽了不少的钱财,跑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盛裶受不了刺激,这才一命呜呼,驾鹤西去。
盛裶走的突然,也步了他那弟弟的后尘去见阎王,人死的干脆,可是却留下了不少的乱摊子。
首当其中就是资金短缺的问题。
还好徐翠芬身家深厚,就用自己的嫁妆填了亏空,算是入了股。
不过徐翠芬入股之前就有说明,她入的股,只能算在她的个人名下,不添加在二房的股份之中。
她给盛维和盛府大房太太的说法是养老钱,可是实际上确是她给自己儿子留的后路。
徐翠芬心中还是担心儿子盛纶的安危。
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盛纶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甚至柳絮他们知晓内情的人都已经不再抱任何希望,可是徐翠芬还没有放弃。
若是没有盛纶,她的嫁妆银子给盛纮也就给了,毕竟孩子叫她母亲。
可是她心中有了其他的期盼,给的就不是那么甘心了。
好东西就是要留给自己人。
于是,她将自己的嫁妆银子也是分了好几份分散投资了出去,买农庄的买农庄,买铺子的买铺子,做生意的入股。
只盼着当盛纶出现的时候,不会因为却钱使唤犯了难。
此外,她还给盛纮留了一份,如果这孩子长大后能够待她孝顺,奉养嫡母,那么这份钱给他也不当什么。
可是若是盛纮不孝顺,那么这钱,盛纮一点也拿不到。
这就是徐翠芬心中的打算,并没有和任何人言明。
而盛维和盛家大房老太太也同意了这个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