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不疑,你知不知道,我把你当做我文子昆最好的兄弟!”
文子昆嘲笑着自己,只觉得这么多年以来,他的一切都是非常的可笑。
真心怎么就换不来真心呢?
因为觉得他文弱,觉得他太过于善良,就坐不得这天下君王之位了?
滑天下之大稽。
他们这帮视人命如草芥的人,就真的合适吗?
之前他确实不怎么在乎这个太子之位,如果在那个时候,凌不疑做出这样的事情,他还不至于如此气愤。
可是现在,他已经有了心爱的人,有了想守护的人,他的妻子温柔和善,他的儿子乖巧机敏。
他的小家和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凌不疑的举动,会将他们一家人拖入万丈深渊。
还好,他之前请旨离开了。
回想起凌不疑因为他请旨离开都城以及交出东宫六率这件事他们之间还发生了口角。
甚至他还以为自己突如起来的举动给凌不疑造成了麻烦。
为此,他远行之时还专门宴请了凌不疑。
现在想起来,他觉得自己傻。
文子昆一会儿自称朕,又自称我,显然是真的动了真情。
“按说你做出这样的错事,自当杀了你才是,可是朕想了很久……”
“杀了你,太过于便宜你了,朕要你看着朕如何以仁德治理这天下!”
“朕要你看着,朕是如何让这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的!”
这天下的难处远比看到的要多。
世人皆笑他文弱可欺,不适合太子之位,可是谁又能推测到,一切都是他故意为之。
他的母亲出自宣氏。
谁知道现在看起来煊赫的宣氏当初可是一个即将破落的宗族,他的母亲宣神谙并不是因为宣氏而成为皇后的。
他的舅外公是乾安老王爷,当年也算是一方豪强,他慧眼识珠,看中了当初方才成了一番气候的文帝。
想亲上加亲,可是却因为都是文氏一族没有办法成功,于是乾安老王爷将目光送给了从小在文家长大的宣神谙。
于是,他的母亲就成为了文帝的妻子,而文帝原本的日子越姮就从正室成为了偏房。
在成为皇后的这条路上,宣神谙没得选择。
舅外公对宣氏恩重如山,宣神谙不能对这样的恩情就此置之不理。
在成为太子的这条路上,他也没有的选。
嫡长子成为太子就是为了安定民心,顺势而为的事情。
可是乾安老王爷的造反叛乱胖他们母子几人的存在变得异常尴尬。
母亲感念父皇留下他们的恩德,文子昆也是如此。
可是随着年纪的逐渐成长,他也慢慢的发现了一些东西。
他和宣神谙的背后其实并不只有文氏和宣氏的支持,他们母子二人代表的是前朝的诸多清贵。
宣氏作为前朝老牌世家,姻亲自然不在少数,更多掌握着知识代表的前朝世家们看到宣氏能够得到这样的善待,自然也会影从,自然争着抢着来新朝效命。
他们就是文帝树出去的牌坊,只需要完成自己吉祥物的使命就行。
至于文帝的心中所爱,那绝对是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