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秋莫负》
崇宁间,太史院有苏谢顾三人为明帝所重。苏静者,出身青川寒门,幼孤;谢卿者,
天阑太守谢怀瑾长子也;顾长宁者,前太史顾家山独子也。三人同入太史院,即为良友。
崇宁八年元月,城陷。苏静不知所踪,谢卿自焚于室顾长宁降。永初元年三月,宁复任修史,多秉笔直书屡犯上忌。尽元帝一朝,宁三囚三复,至武帝即位。犹为太史院之首,人以为奇。
日:几代史官,未有及顾太史者也。
2.《第三十八年夏至》
一位戏子喜欢上了国民党军官,军官说战后会带他去台北其副官也喜欢军官,军官怕被误会想向戏子解释清楚
不料遭人暗杀,副官也独自逃亡,无所依托的戏子就沉浸在戏剧的世界中孤度余生。
3.《牵丝戏》余少能视鬼,尝于雪夜野寺逢一提傀儡翁,鹤发褴褛。
唯持一木偶制作极精,宛如娇女,绘珠泪盈睫,惹人见怜。时云彤雪狂,二人比肩向火。
翁自述日:少时好观牵丝戏,耽于盘铃傀儡之技,
既年长,其志愈坚,遂以此为业。以物象人自得其乐。奈何漂泊终生,居无所行无侣,所伴唯一傀儡木偶。
翁且言且泣,余温言释之,恳其奏盘铃乐,作牵丝傀儡戏演剧于三尺红绵之上,度曲咿嘤,木偶顾盼神飞,
虽妆绘悲容而婉媚绝伦。曲终,翁抱持木偶,稍作欢容,俄顷恨怒,曰:平生落魄,皆傀儡误之,天寒,冬衣难置一贫至此,不如焚。遂忿然投偶入火。吾止而未及。
跌足叹惋。忽见火中木偶婉转而起,肃拜揖别,姿若生人,绘面泪痕宛然,一笑迸散,没于篝焰。火至天明方熄。翁顿悟、掩面嚎啕,曰:暖矣,孤矣。
4.《锦鲤抄》
宁武皇仁光九年锦文轩刻本《异闻录》载:扶桑画师浅溪。居泰安,喜绘鲤
院前一方荷塘锦鲤游曳、溪常与嬉戏
其时正武德之乱。藩镇割据,战事频仍,魑魅钢辆
肆逆于道。兵戈逼泰安、街邻皆逃亡,独溪不舍锦鲤,未去是夜、院室倏火。有人入火护溪,言其本鲤中妖,欲取溪命却生情愫,遂不忍为之。翌日天明,火势渐歇,人已不见。溪始觉如梦,奔塘边、但见池水干涸,莲叶皆枯.塘中鲤亦不知所踪。
自始至终,未辨眉目,只记襟上层迭莲华,其色魅惑,似血着泪。
后有青岩居士闻之,叹曰:魑祟动情,必作灰飞。犹蛾之投火耳,非愚,乃命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