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寂寞宫廷错流年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宫廷  皇贵妃   

前传:采莲曲

寂寞宫廷错流年

(南朝时期)

元章十年初春,琬贵嫔谢氏小产,落下一个成型的女胎,皇帝大怒,彻查六宫,一切的证据,都指向同一人——梨棠宫主位,昭仪卫氏。

因琬贵嫔母族乃是大族谢氏,朝中,不少谢氏族人、门生纷纷上书,宫中几位高位嫔妃也联合上奏,皇帝遂下旨:“朕惟治本齐家、宜茂衍六宫之庆。应职宜佐内、备资四德之贤。然未恪恭久效于闺闱,启尊卑之失。微升序用光以纶綍。咨尔昭仪卫氏。内德失宜,动难谐珩佩之和、未克娴于礼。无敬凛夙宵之节、常懈于勤。兹仰承太皇太后慈谕、以收册印、贬尔为庶人。居瀛台以自省。钦哉。”

同年,新年之夜,瀛台意外走水,庶人卫氏葬身火海,尸骨无存。

七年之后。嘤鸣的病,渐渐重了。

姑苏城外,山腰处生有一片桃花林,桃花林深处,有一座木屋。木屋廊下直直垂下一幕绵绵雨丝。苏慕收了雨具,轻轻步入屋内。

轻轻低咳声发出,嘤鸣听见脚步声,转过头来,她打开了窗,江南的雨,是温润的,清新的。清风徐徐带来春雨桃花的清香与浅浅的温热泥土气息。

“……我第一次来江南,是在四岁那一年。”

“……那个时候,我心里想,江南原来和阿娘说的一样,是很美很美的,有一年四季的繁花不败,有郁郁青青的松柏长青,还有江畔的采莲女……你听,雨还在下,采莲女已经采了一船的莲,又在唱了呢……”

远方的山边,似乎真的遥遥传来江南年轻女子那温雅而细腻的吴腔,自顾自的唱着:“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苏慕听着面前女人反复的絮絮叨叨,心头难掩的一抹悲凉涌上心头。

他轻轻开口,打断道:“娘娘。”

嘤鸣长得很美。清丽的眉目,眸子如星,鸦色的睫毛,长眉入鬓,眉眼如画。像是水墨丹青寥寥几笔,点出来一丝意犹未尽的绝艳来。

那是一种随时光流转而沉淀的端丽。

七年前,她从冷宫大火中被苏慕救出时,也才十九岁。如今,她也才二十六,哪怕她的美,因为病疾缠身而有所折损,却如美玉染尘,更能突现其温润与光华。

她捂口,从五指间漏出伴随咳嗽的虚弱声音:“……我真的,已经很知足了,苏慕,谢谢你,谢谢你带我回到江南。”

他好不容易在面上摆出一个笑容来:“娘娘,您累了,您还是躺回去好好歇息歇息吧。”

嘤鸣浅笑着摇头,一抹不易察觉的潮红,出现在双颊。她的身体,她比谁都明白,在冷宫的那一年里,她的食物里,已经被人下了不少无色无味的慢性毒药,如今,她的大限已到。

她抬起手,虚弱着说:“……有的话,我真的很久就想说了,所以,听我说完好不好。”

苏慕默不作声,立在她的面前,只留窗前一丝斜阳韶光,将他那颀长的身影悄然延伸,悠长复悠长。

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嘤鸣的时候,是在元章八年,她是御前的新宠,怡嫔娘娘,享尽荣宠,在梨棠宫中。而他,则是皇帝最看中的臣子。

她也许永远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时候对她有了这样的心思的。

日头慢慢西斜,暮色四合。回忆里些沉香旧事,忽上心头。

那还是在元章九年,他还是重华殿的御前侍卫,即将外放,为一方百姓父母官。新年之夜里,好友同他换班,夜里烟火盛开,永巷长街上空无一人,宫女和太监们都去看大年烟火了。他走到长街尽头,又一朵烟火在夜幕中绽开火光,他却看到,那个本该在交泰殿天子面前欢笑晏晏的少妇,出现在了长街,出现了在了他面前,手里还折了一枝凌霜而来的梅花。

那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躬身行礼,恭恭敬敬唤道:“卫婕妤安好。”

少妇随意嗯了一声,面上带着浅浅的笑意,许是年轻的缘故,见到他时,还有惊讶神色一闪而过。

他还记得,她拿着手里的花枝,依旧笑着,第一句话,便很自来熟地同他说:“苏侍卫,你瞧,若不是本宫嫌宴席上闷得慌,这今年才初开的白梅,就要在宫墙角一直无人问津下去了。”

是在那个时候吗?

“娘娘嫌闷?”他瞧了瞧她的身后,居然连个贴身侍女也没用:“娘娘怎么连个身边人也不带?”

她居然轻笑着,一只手拿着花枝,一只手扶着自己的腮帮子道:“整日里同那些人姐姐长妹妹短的,本宫的牙啊,都笑得酸了。”

那一个夜晚,他看着她的身影,朝着交泰殿走去。不知为何,他突然有了一种错觉,觉得她的身影,莫名有些寂寞。他觉得,她其实是有些不大开心。

等到后来,酒醉时,午夜梦里时,直到她的身影、面庞一次又一次浮现在面前时,他惊醒后浑身冷汗地发现,自己居然对她,已经心底起了那样的心思。

这种难以接受开口的情愫,一旦说出口,他虽不知道自己悄然中爱上她有没有错,但对她而言,却是灭顶之灾。他只能侍立在殿外,等到她来到御前时,偷偷去瞧她一眼。

再后来,再见到她时,是在琬贵嫔小产之后,她被废去了一切位份,从九嫔之首的昭仪位子上一落千丈,沦为身怀罪名的庶人卫氏。

他亲眼看着她被侍卫带走,带去了渺渺湖心的瀛台。看着她不可置信地看着帝王,昔日见到他时,眼里的万千情愫,只留下了伤心。

她笑了笑,什么也没说,不经意见看到他,随即抬着头,不让眼眶里的泪水流出来,再也没有挣扎,上了去往瀛台的船。

冷宫失火那个晚上,他不顾一切地偷偷闯进熊熊火海,将她带了出来,带上了小舟,让她换上了侍卫服,乘着所有人都在冷宫中救人时,将她逃出了冷宫。再后来,他带着她来到了江南,离开了这个伤心地。

夜幕渐渐深沉,红烛燃起,蜡液在深凉的夜里慢慢凝固成了冰凉的泪水。

她,是笑着走的。

回光返照之际,她这样嘱咐他说:“苏慕,我走了之后,你记得把我的骨灰就葬在这片桃花林吧,省的便宜了那些地底的虫子,我可不想被虫子咬,那样太难受了……”

他点了点头,最后她闭上了眼,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梨棠宫的桃花,也要开了吧……”

她爱着的,依旧是那个人,陈晔。哪怕他不相信她,将她废为庶人,打入冷宫。哪怕他伤她伤得很深。所以,她才始终没有道破他的心思,才会在居所附近,整日整日的种着桃树。

“娘娘,梨棠,桃苑依旧。”

她,已经没有了声音,像是堕入了一场漫长而无止无休的梦境。

在梦中,她仿佛梦见了那一片桃林,还有那个青年,脚步轻轻走向自己。

屋外夜风呜咽,人间四月芳菲尽,游船乘着夜色而归,传来一曲挽歌:“江南可采莲,荷叶何田田……

后记:“南朝元章二十年,陈明宗陈晔再察当年琬贵嫔小产一事,终为庶人卫氏洗清清白。上谕曰:‘卫氏本性纯良,恭孝温礼,含冤而死。追封为皇后,谥为明恭皇后。’”

(前传终)

寂寞宫廷错流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相关人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