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清宁踏入皇宫,金碧辉煌的宫殿在她眼中却如冰冷牢笼。几位公主年纪尚小,天真烂漫,本应是无忧的年纪,可身处宫廷权谋漩涡,也被卷入复杂纷争。
大公主心向自由,对宫廷繁文缛节深感厌恶,见了清宁,眼神里满是好奇与期待。小公主体弱多病,性格怯懦,常躲在姐姐身后,偷偷打量这位新来的先生。
起初,授课还算顺利。清宁教公主们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她才思敏捷、讲解生动,公主们听得入神,尤其大公主,对清宁的学问倾慕不已,常缠着她问东问西。
好景不长,国君的频繁出现打破了平静。他借探望公主之名,眼神却总在清宁身上肆意游走,目光中满是贪婪与欲望。清宁每次都刻意回避,心中厌恶却只能强装镇定。
有一回,国君屏退众人,只剩他与清宁在书房。国君步步紧逼,言语轻佻,清宁被逼至墙角,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满心屈辱。
大公主偶然撞见这一幕,震惊与愤怒涌上心头。她虽年幼,却明白这是对清宁的亵渎。为保护清宁,大公主此后总找借口与清宁形影不离,还在国君面前巧妙周旋,让他无机可乘。
小公主虽胆小,却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予清宁关怀。她会悄悄为清宁准备点心,用稚嫩的声音安慰她要坚强。
清宁宫本欲倾尽全力教导公主,可国君的刁难,却让她的前路布满荆棘。
一日,国君在众臣面前,故作优雅地品了口茶,目光却直勾勾地看向清宁,皮笑肉不笑地说:“听闻许先生才高八斗,朕今日便考考你。公主们近日痴迷花艺,先生就以此为题,作一首七言律诗,半个时辰内呈上,若作不出,可就难服众了。”
清宁心中一紧,可面上仍镇定自若,微微欠身道:“遵旨。”她快步走到书房,思绪飞转,提笔挥毫。半个时辰转瞬即逝,她捧着诗作,仪态端庄地回到众人面前。
国君接过,大声念道:“娇蕊含情映日开,嫣红姹紫绕宫台。金枝玉叶精心护,翠蔓芳条着意栽。彩蝶翩跹寻韵至,香风缱绻送馨来。花中雅趣传公主,技艺长教意满怀 。”诗中不仅描绘出花艺的美妙,还巧妙融入对公主教导的期许。
国君虽心中不悦,却也挑不出毛病,只能冷哼一声,又生一计。“先生诗是作得好,可不知这实际操办如何。”他指着御花园一角,“此处明日要举办赏花宴,先生便负责将这一片区域布置出独特的花艺景致,既要让朕满意,又要让公主们欢喜。”
清宁环顾那杂乱之地,心中已有打算。她带领宫女太监们忙碌起来,搬来奇石,引来活水,精心搭配各类花卉。她巧妙地将盛开的牡丹置于中央,四周以淡雅的兰花、娇艳的芍药环绕,再点缀些翠绿的菖蒲与灵动的翠竹。
次日,赏花宴上,众人被眼前美景惊艳。可国君却板着脸,找茬道:“这布置虽有些巧思,却缺了皇家威严。许先生,你这是何意?”
清宁不卑不亢,盈盈下拜后说道:“陛下,皇家威严自在您身,花卉布置旨在展现自然之美与生机,以愉悦公主们身心。公主们乃皇室明珠,在这美好环境中,更能体会生活意趣,增长学识。”
国君仍不死心,又下令让清宁在宴会上为众人表演一段与花有关的舞蹈。清宁没有丝毫犹豫,起身来到场地中央。她翩翩起舞,长袖如花瓣飘飞,身姿似花中仙子。她的每一个动作,都与花的姿态相融,或如花朵绽放,或似花瓣随风轻摇。
表演结束,众人纷纷鼓掌,就连公主们都看得入迷,拍手叫好。国君脸色铁青,却再无借口刁难,只能暗暗咬牙,盘算着下一次的阴谋。而清宁在这重重刁难下,始终坚守自己的尊严与底线,让国君的恶意一次次落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