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邵雍渔樵问对译文解析
本书标签: 古代 

原文译文10

邵雍渔樵问对译文解析

亿千万世,都可以知道。人都知道仲尼叫仲尼,

却不知道仲尼为什么叫仲尼。

不想知道仲尼为什么叫仲尼则已,

若想知道仲尼为什么叫仲尼,

则舍弃天地会怎么样?

人都知道天地为天地,

却不知道天地为什么为天地,

不想知道天地为什么为天地则已,

若想知道天地为什么为天地,

则舍弃动静会怎么样?

一动一静,天地至妙,

一动一静之间,天地人至妙。

因此仲尼之所以能尽三才之道,

是因其行没有辙迹。

所以有人说:‘

仲尼什么也没说。’

又说:

‘天什么也没说!

但四时运行,百物出生。’

这些你知道吗?”

渔者接着说:

“大事中:权力与变化谁重要?

并非圣人不能讲清楚。

变化过后可知天地的消长,

掌权之后可知天下的轻重。

消长是时间的表现,

轻重是事物的表现。

时间有亨通与闭塞,

事物有损耗与收益。

圣人若不知随时间亨通与闭塞之道,

又怎知变化之所为呢?

圣人若不知随时间损耗与收益之道,

又怎知权力之所为呢?

运用消长的是变化,

处置轻重的是权力。

因此权力与变化,

是圣人的修行之一。”

【原文】

樵者问渔者曰:“人谓死而有知,有诸?”

曰:“有之。”

曰:“何以知其然?”

曰:“以人知之。”

曰:“何者谓之人?”

曰:“目耳鼻口心胆脾肾之气全,谓之人。心之灵曰神,胆之灵曰魄,脾之灵曰魂,肾之灵曰精。心之神发乎目,则谓之视;肾之精发乎耳,则谓之听;脾之魂发乎鼻,则谓之臭;胆之魄发乎口,则谓之言。

八者具备,然后谓之人。夫人也者,天地万物之秀气也。然而亦有不中者,各求其类也。若全得人类,则谓之曰全人之人。夫全类者,天地万物之仁人之谓也。

唯全人,然后能当之。人之生也,谓其气行,人之死也,谓其形返。气行则神魂交,形返则精魄存。神行于天,精魄返于地。行于天,则谓之曰阳行;返于地,则谓之曰阴返。阳行则昼见而夜伏者也,阴返则夜见而昼伏者也。

是故,知日者月之形也,月者日之影也。阳者阴之形也,阴者阳之影也。人者鬼之形也,鬼者人之影也。人谓鬼无形而无知者,吾不信也。”

——【译文】——

樵者问渔者:

“人死后有灵魂存在,

有这种事么?”

答:“有。”

问:“如何才能知道?”

答:“以人为知。”

问:“什么样的叫人?”

答:“

目耳鼻口心胆脾肾之气全的叫人。

心之灵称神,

胆之灵称魄,

脾之灵称魂,

肾之灵称精。

(中医认为:心之灵称神,肝之灵称魂,脾之灵称意,肺之灵称魄,肾之灵称精。这里有不同的见解,不知原文有误?还是有此深意?)

心之神表现在目,称为视;

肾之精表现在耳,称为听;

脾之魂表现在鼻,称为臭;

胆之魄表现在口,称为言。

八者具备,才可称之为人。

人,禀天地万物之秀气而生。

然而也有缺少某一方面的人,

各归其类。

上一章 原文译文9 邵雍渔樵问对译文解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