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十五年,八月初一。
太一皇朝东方,技一惟道道场。
此处为一辽阔的大平原,大略有十万顷,面积是取卦山的四十倍有余,是技一惟道弟子们修行的地方。
平原东西南北四方分别是不驱山,杜乌山,不辛山和父数山四座已然屹立万年的千丈高山。四座高山面对平原一侧皆是峭壁,极度崎岖,人力难行。
这里仅有三道狭窄的山峡与外界相连,可以说是与世隔绝。不过当有商旅或借道人费经千辛万苦穿越这四座大山后,面前壮阔的大平原绝对会让他们豁然开朗,这令人震撼的美景也会让他们被深深吸引而折服。相传此处原本是一处宏伟的高原,有上古的巨人欲登天访道,于是以高原为阶,一脚踏出,大地陷落形成了现在的技一惟道道场。
当然这个浪漫的传说没能吸引习惯以力理事的技一惟道人去认真求证。
技一惟道创立至今已经有九百八十一载,这个历史渊源的古教修行的是古老的体外神明一道。
技一惟道致力于完全开发出人体中的潜能,欲入此道者首先要在体境上达到通络,并能成功在为期二十九天的秘药淬体中活下来。这比取卦山还严苛的入选机制也让这个古老的宗门每次能招收到的弟子都寥寥无几,甚至有一段时间面临传承断绝的危险。不过就连他们最弱的新入弟子在外界都是各方拉拢的强者。
除次之外,技一惟道的生存条件可以说是十分艰苦。
由于道中秉承着一力降十会的观念,所以其中弟子以及宗师再到道首都习惯了以力理事。比如门内没食物了,大家就一起去后山上打猎觅食;再比如,新弟子招收后晚上没有地方歇息,宗师就一拳打在山壁上,一个遮风挡雨避蚊虫的洞穴便产生了,至于一地碎石或者可能坍塌的危险就与他们这些老人无关了。
东面不驱山,距地面六丈高的崖壁上有一个巨大的洞穴。此处向外看去,风景十分宜人,吹来的凉风也沁人心脾。洞穴最里端是一个大石台,石台之上有凌乱的被褥,看来此处是作为床使用。
石床前一丈远又是一个大石台,上面摆着一个破铜壶和几个石杯。四处的角落里也零散地堆着各种破烂杂物,从各式各样的兵器到铜鼎石锅或者巨大的木柴等等。
初访者可能会认为这里是某个野人的居所,实际上这个巨大的洞屋是太一皇朝修界宿老之一的居所。
技一惟道道首,齐无彻。
“乖孙诶,这踢山就交给你了,最近门里日子不好过啊,你爷爷我酒都没的喝了。”
一个彪形大汉盘坐在作为桌子的大石台边,一脸苦大仇深。他瞪着铜铃般的大眼,脸上的胡子在脸颊两侧和头发连接在了一起,看上去活脱脱一个土匪,但他便是齐无彻。
齐无彻撇着嘴,喝完了破铜壶里最后一口酒,咂咂嘴回味起来。
“酒有什么好喝的。”他身后一个少年正在收拾包裹,不屑地说着:“我要去外面带几百斤茶叶回来,天天泡着喝!”
咔!
齐无彻竖起了粗眉,一把将手里的铜壶重重拍了下去,铜壶竟整个被镶进了石台。
“不肖子孙!一点阳刚之气都没有,还敢天天喝茶!你和你那个没出息的爹一个样子!”
“哼,我爹可比大伯二伯他们有出息多了。”
少年背对着他的爷爷撇了撇嘴,同时一下勒紧了腰间的绳子,将行囊死死绑在了身上。
他穿着虎皮比甲,露出了两只看上去十分纤细白皙宛若女子的胳膊。转过身来,明眸皓齿,温文尔雅的气质更像是一个书生而不是和他爷爷那样的粗犷豪放的汉子。
“不肖子孙!你和你爹一样不肖!”
“那爷爷,我走了。”齐宕将脸凑了过来,笑眯眯的。
齐无彻看见自己孙儿那俊秀的脸就不由自主有了火气,他不停挥手,像看见什么污秽的东西一样。
“快滚!老子看见你那张脸就生气,简直和你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得嘞,您老保重身体。”
齐宕没有一丝恼意,他用两根手指压住了那个被深深镶嵌进石台的铜壶,轻描淡写地将它抠了出来,放到了爷爷面前。
“爷爷,这壶你先勉强用着,我踢完山回来给你带更好的。”
看着孙子嬉皮笑脸的样子,又看了看台子上那个内壁被压出两个明显指印的铜壶,齐无彻马上吹胡子瞪眼,骂到:
“不肖子孙!老子最好的壶都被你搞坏了!”
“好了,爷爷,我会带更好的壶回来的。”
齐宕不做理会,坐在了洞屋边,此时有风吹过,他的头发飘了起来。少年看着远方,草地泛起青浪,大地辽远广阔。
有几个正在下方修行的弟子注意到了他,纷纷挥起手来,齐宕也是挥手致意。
“算了!我老了,管不了了你了,不过,你这次去取卦山了可要给我带几个孙媳妇回来。那里有很多大家小姐,长得一个比一个漂亮,你给我争点气!”齐无彻脸色稍微缓和了下来,毕竟孙儿的人生大事他可是十分上心。
虽说孙儿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但是现在许多大家小姐都喜欢他这样的。
“我还小呢!”齐宕背对着爷爷,第一次语气变得不耐烦了起来。
“不肖子孙!”
咔的一声,齐无彻再次把铜壶砸进了石台里,这下石台直接裂开了,碎石蹦起,有些还砸到了洞壁上,发出了一阵哒哒哒的响声。而齐宕早就在说完最后一句话后跳了下去,六丈高对他来说不足挂齿。
所以现在这个堂堂一大古老道统的道首只能自己一个人生闷气了。
而十五岁的齐宕,也开始踏上踢山之前要走过通往取卦山的七千里长路。
……
天气虽然还是有些许炎热,不过夏季要结束了,有时候的清晨和夜里会有凉风习习。
八月初一这一天,取卦山雷门的少震早早开始了新一个月的修行。
张震在取卦山已经待了一年有余了,他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修行生活。原本他只是一个普通樵夫的儿子,阴差阳错之下融合了取卦山的至宝雷书,因而得以成为取卦山雷门少震,未来的上震。
他从刚开始的手足无措也慢慢变得安定下来,再完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和职责之后,更是勤奋苦修。即使张震的资质不佳,但因为执掌着雷书,到现在为止,他还是完全掌握了雷书第一章的六术和学下了第二章的前两术,速度跟上了昨年大选后加入的新弟子。
取卦山,雷丘林。
“小震,你就在这里,把第一章那六术再施完整给我看一遍。”
林子深处一块空地上,零零散散站着几个人,他们都围着中间一个少年。
这片空地中间有一块平坦的大青石略微高出地面几寸,大青石上站着一个略微有点矮的少年。
他穿着取卦山里物司统一发放的白色弟子长袍,腰间是褐色衣带。头发蓬松,眼睛清澈,身上散发着一丝修行之人常有的清气。
“好的。”少年向着周围几个人行过礼。
站在他正前方的高大男子便是雷门第一秦飞电。他头发依旧长而毛糙,目光奕奕,现在也带着让人振奋的笑容。
“不用紧张的,施术时可以不加上气势。”秦飞电安慰台上的少年道。
在秦飞电背后,也站着几个张震的师兄师姐,其中有黑袍的贺明师兄,白袍的贺暗师兄,特能抗打的高义师兄以及温柔爱笑的贺纱师姐。另一边,还有几个信司的记录官在此观看张震的修行成果,他们也可以说是今天的主角。
取卦山的弟子在掌握第一章的六术之后便可以去信司接取任务,完成任务便可以获得功勋,功勋能兑换很多资源,从修行器具到特殊修行地的使用权再到封印地的进入权不等。任务也有不同等阶,从高到低分别是极,载,正,所完成任务的等阶越高难度越大就能获得越多功勋。执掌者需要强制完成的退隐任务就是极阶,而讨伐普通妖兽只是正阶。
这几个信司弟子便是来确认张震已经掌握了雷书第一章的全六术的。
“震卦,震为雷。”
站在大青石上的张震低语,下一刻,他浑身爆发出强劲的雷电,炽白的电光让这一片区域闪烁了起来。
滋滋作响的雷蛇环绕着他的身体游走起来,暴烈却又十分稳定。
“小震变这么厉害了啊,加油。”贺纱师姐微笑着鼓励道。
“第一术可以了,少震大人。”一个记录官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