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余辉慢慢悠悠地爬过山那洁白而光滑的肌肤;暖暖地照在这座喧哗城市的大地上,天边的云丝儿飘过,像是在追随夕阳那匆匆的脚步;温蓝如玉般的河水缓缓地流着,河边横斜着几尾小舟,隐隐约约有几点渔火在闪耀。
残阳似血,黄昏的落日格外美丽;一种带着忧伤的美丽,一种带着凄凉的美丽。晓风徐徐地吹拂着脸庞,仿佛带走了一天的疲惫。
“姥爷!”一个软乎乎的小身影和说着稚嫩的声音的小女孩从老师的身边跑了过来。
“跟老师说再见!”
“老师再见!”
杨珅拉着思思的手迎着落日的余晖朝家中走去。
五年前,杨扬在地震中很幸运地活了下来,但同时她也发现了自己怀了李忻的孩子。虽然一开始父母都极其地反对她生下这个孩子,可是杨扬觉得在美国的李忻应该会看到新闻,然后马上回来找她。
所以杨扬并没有待在老家,而是选择留在熙源,生下了这个孩子;取名为“思思”,意为思念、想念李忻。
可是五年过去了,李忻并没有回到熙源市,杨扬通过以前的同学打听,也不知道李忻的消息。转眼间,孩子已经五岁了;思思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与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一样,思思天真、烂漫;会幻想着自己就是个小公主,但同时思思的心里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疑问。
“笃!笃!笃!”晚上十点,思思敲开了杨扬的房门。
“你怎么还没睡啊?”杨扬蹲下去看着女儿问道。
“我睡不着!”思思不假思索地回答着。
杨扬轻轻一笑:“你又怎么了?”
思思挠着头发说道:“这个周末是亲子运动会。”
“我知道呀,妈妈周末又不用上班,我会准时参加的。”杨扬以为孩子是在担心自己无法参加幼儿园举办的活动。
“我不是这个意思。”思思很严肃地说着:“我想让你跟爸爸一起去,别的小朋友都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的。”
杨扬低下了头,过了一会儿,她抱起了自己的女儿,走到了床边,再把孩子放在了床上,特别真诚地看着孩子:“思思啊,妈妈是不是跟你说过,很久很久以前,发生了地震;地震之后我就跟爸爸失去了联系。不过我相信,爸爸他一定会回来找我们的。”
“那还要多久啊?”思思大大的眼睛看着杨扬。
杨扬微笑着说:“这是一个惊喜,惊喜是不是不可能提前知道的?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爸爸就突然回来找我们了。”
“而你现在要做的呢,就是赶快睡觉,睡得好才长得快。”杨扬把女儿放到了自己的被窝里。
杨扬给女儿盖好了被子,轻轻地拍打着思思的手臂,哄着女儿入睡。
其实,这已经不是思思第一次问杨扬这个问题了。早在思思刚上幼儿园不久;有一天放学回来,小丫头瞪大着眼睛问道:“妈妈,其他小朋友都有爸爸,我为什么没有呢?他在哪里呀?”
当时杨扬一下子就愣住了;她虽然知道孩子总有一天会问起这个问题,但却没有想好要怎么告诉孩子。杨扬犹豫了一会儿,最后决定就把事实原原本本地告诉孩子。
可是学龄前的孩子整天充满了疑问:“地震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爸爸怎么还不来找我们呢”……
杨扬总是耐心地给孩子解释着。
“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那时候很多的人都被埋在了地底下,然后是解放军叔叔把所有人都救了出来。”
杨扬顿了顿:“妈妈也一样。只不过那时候爸爸在国外读书,我们没能及时联系上。不过我相信;总有一天爸爸会回来找我们的。”
虽然杨扬告诉孩子,爸爸终归会来找他们的,可是随着时间地慢慢推移,杨扬却越来越没底。在这个信息急速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一般发生大事件,全世界都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播报;按道理来说李忻也应该早就知道了熙源市发生了重大的自然灾害,就算没办法联系到杨扬,他也应该会回国的。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杨扬既没有见到李忻,以前的其他同学也都纷纷表示早就跟李忻失去联系了;甚至还有很多人都说李忻到了美国后肯定早就有了新女朋友,不可能会再回来的。其实,在国内也没有人知道李忻遭遇了意外。
一开始,杨扬的父母也跟杨扬一样,相信李忻应该会在不久之后回国的;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两位老人家也都认为李忻这个人不可能会再回到杨扬身边的,于是纷纷劝说着杨扬,早日断了念想,毕竟李忻也根本就不知道有思思的存在啊!可是杨扬却觉得,父爱和母爱是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情感,就像她跟思思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惊喜,总有一天爸爸会回来找我们的,
但是,这还需要等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