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附近的山林是李俶提议的,原本独孤家是有自己的猎场的,独孤靖瑶原本想着引李俶却他们自己的猎场去。虽然李俶拒绝了让珍珠却饮茶的提议,但是独孤靖瑶还是没有放弃,想着待李俶去自己家的猎场,而猎场那么大,那沈珍珠总不可能老师待在李俶的身边吧。但独孤静瑶的这个想法,李俶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所以就以赶时间为由再一次拒绝了独孤靖瑶。李俶以为他自己拒绝的这么明显了,这独孤靖瑶应该感受到,知难而退了吧。但是李俶却低估了独孤靖瑶牛皮糖似的精神,不管他如何拒绝,这独孤靖瑶依旧还是胡拒绝。而独孤靖瑶诚如李俶所想的一样,见李俶拒绝,依旧觉得是因为顾忌那沈珍珠,依旧没有说什么,和李俶一起去了这附近的山林。因为要去附近的山林去比,所以他们需要出城,所以独孤靖瑶要骑马出城才行,而李俶和珍珠就是骑马来的,所以等独孤靖瑶骑上马后,三人便一起出了城。因为风生衣他们得了李俶的命令,在城外等这他们,他们见李俶出来了,以为就要走,谁知李俶却告诉他们,他还有与独孤靖瑶比试一场。
风生衣他们听后自然是不会说些什么的,而李俶也让他们跟着一去了,说在比试完后,不用回城,直接走就是了。风生衣他们听后也上马,跟上了李俶和珍珠他们。众人策马来到一出山林后,独孤靖瑶就说这就是云南动物最多的一个山头,然后询问李俶该如何比试,李俶想了想后,看了看天空,道:“不如这样,我们就以蛇天上的鸟物为准,谁先射下鸟物便算赢,如何?”独孤靖瑶自然是同意的,便立刻拿来了自己弓箭,独孤靖瑶拿来自己的弓箭后,见李俶和他的随从们都没有弓箭便问道:“你的弓箭呢?”李俶让独孤靖瑶等等,然后自己走到珍珠马身旁,从珍珠的包袱里拿出一把弩机来,上面已经放着一支箭了。这弩机是珍珠在收拾的时候放进去的,倒不是珍珠怕有什么危险,而是自然而然的准备了,珍珠之前老师出门在外,沈彦松就一直都在提醒珍珠,就算出行没有危险,那也要带着一把弩机防身,毕竟意外意外,意料之外,并不是你觉得没有危险,危险就不会发生,所以珍珠也养成了,只要出门在外,就一定会带一把弩机出门。
独孤靖瑶见李俶拿来一把弩机后,心里稍微有些不痛快,这弩机看着十分的小巧,而且比普通的弩机要好上许多,并且还是专给女子打造的,而且那把弩机是从沈珍珠的包袱里拿出来的,独孤靖瑶想都不用向就知道这是那沈珍珠的东西。但是独孤靖瑶心里在不舒服,担忧不能说什么,毕竟人家是正头的夫妻,这丈夫拿自己妻子的东西也是很正常的事。在李俶走到独孤靖瑶身边后,两人便弯弓搭箭的对准天空,守株待兔了。两人等了有一炷香的时间了,这天上还是乜有一只鸟飞过,若是换了旁人定然是不耐烦了,但是李俶和独孤靖瑶都是颇有耐心的热,两人都保持一个动作许久了都没动,而是一直保持着一个动作,就在这个时候一直麻雀废了过来,而李俶在看到那麻雀的一瞬间,将立刻扣动了弩机,咻的一声,那麻雀便应声落地,这次比试算是李俶赢了,而独孤靖瑶也放下手中的弓箭,并拱手对李俶道:“殿下果然精通骑射,静瑶自愧不如,往后在军营里,我们还有机会切磋。”独孤靖瑶的这番话虽然表示两人日后可以相互切磋,但眼神却直勾勾的看着李俶,这任谁看不出她的心思。
但是李俶却很是无奈,还是继续拒绝道:“不必了,现在在战时,那还有机会呢,若是独孤小姐真的想找人比试的话,本王手下也有不少骑射精湛的将士,到手我们两家合饼,独孤小姐大可找他们比试,不必每次都来找本王。现在也比试完了,本王与王妃也该赶回姑苏了,李唐在姑苏等着独孤家的好消息,告辞。”李俶对独孤靖瑶说完以后,就招呼人上马要走了,全然不顾独孤靖瑶似乎要说话的样子。这李俶都拒绝的这么明显了,独孤靖瑶再傻都听出来了,这李俶完全就是在避嫌啊。独孤靖瑶虽然心里有些失落,但是觉得这天下的事谁又能说的准呢,说不定李俶现在拒绝,日后也会爱上她也说不定,所以独孤靖瑶失落了一会儿后,就骑马回城了。而李俶一行人在赶回姑苏的路上,珍珠留意到李俶的脸色再一次不好起来,就知道定是独孤靖瑶定是有说了些什么,让李俶心里不舒服了。珍珠的心里虽然也很反感独孤靖瑶,而且相较于崔彩屏,珍珠更加讨厌独孤靖瑶一点,虽然珍珠和独孤靖瑶才没见几面,但是她给珍珠的感觉就是十分讨厌。虽然珍珠仰慕的事高祖皇帝的平阳昭公主,而且她也自小很喜欢听平阳昭公主镇守娘子关的故事,所以珍珠对于那些能统领进军队女子特别看重。
但是今日的独孤靖瑶,珍珠实在是不想将他她和平阳昭公主放在一起。觉得这独孤靖瑶除了与平阳昭公主一样都是女将军外,就乜有任何区别了,这平阳昭公主让珍珠看到,一个女子不需要依靠父亲兄弟和征服,依旧可以组建军队,抵挡百万雄兵与阵前。但是这独孤靖瑶的身上,珍珠只管感觉到了别有用心。但珍珠心里在不喜欢独孤靖瑶,但是想到独孤靖瑶不可能嫁给李俶这一点,珍珠顿时觉得也没有那么不舒服了。李俶和珍珠赶回姑苏后,珍珠带着沈安去休息了,而李俶则是立刻去向李亨禀报了。而李亨也早早得知李俶回来了,所以在李俶请见的时候,李亨赶忙让李俶进来了,李俶一进来,李亨就询问李俶事办的如何了?李俶也立刻禀报道:“回父皇,儿臣幸不辱命,独孤小姐答应了,因为独孤小姐还要处理好家中的事才能过来,而儿臣便先行回来禀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