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弗纵使心中气急,又能如何呢,那个女使还关在柴房呢,叫人攥住了把柄,受制于人已是定局。
日子紧赶慢赶,终于到了两个小家伙的满月宴。而那‘慈眉善目’的老太太,也终于从寺庙里回来了。
说来可笑,老太太自认那谋划无人能堪破,在文蔷将将生产的前半月,搞了一出先夫托梦的好戏,同盛纮说知晓盛家子嗣昌盛,你父亲高兴得很,她要去寺庙还愿,请得道法师念经祈福。
为了孩子能平安降生,保佑盛家荣华高升,她要在寺庙念够七七四十九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这四十九日里,不许人来打扰,以免断了盛家的福运。
一月前,徐氏看到盛府还没人来请自己归家主持大局时就心有疑惑。等到听闻文蔷已平安生产,而且还是寓意颇为吉祥的龙凤双生时,那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可话都已经说了出去,不好改口,只能憋憋屈屈地在寺庙里待够四十九日,日子一到,就马不停蹄地往盛府赶。一路上还碰上了不少道喜的人,为了名声,徐氏只能强颜欢笑地应付着。
旁人还当她急着回家看孙子孙女,颇为体贴地宽慰说:”孩子又跑不了,让我多沾沾你的喜气,好叫我也有这喜人的福气。“徐氏只觉得自己的心情跟吞了苍蝇一样恶心,可又不能吐出来,怎一个憋屈了得。
回到盛府了解了前因后果后,徐氏气得险些呕血,竟是林氏侄儿的体贴救了林氏一命。这般阴错阳差,难道那林氏真就如此好命吗,不,我不信命,绝不信命。
事已至此,如今人人皆知自己于寺庙祈福,孩子平安降生也是自己的诚心感动了上苍,既担了这名声,那自己抚养他们也是天经地义。
能在自己这个勇毅侯独女的身边抚养,林氏该感恩戴德才是,自己那爱面子的‘儿子’想来不会拒绝。养着他们,既能继续打压王若弗,又能捏住林氏的软肋,何乐而不为呢。
何况林氏有两个儿子,长子为庶,幼子为半嫡,长枫长大后对自己是盛家唯一一个庶子难道不会心怀怨怼,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幼子难道不会对林氏不假辞色。
两个儿子,一个怨恨,一个漠视,这对林氏而言,只怕也是锥心之痛吧,一个不受棋手掌控的棋子,就该是一枚废棋。
老太太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若是之前,盛纮当然不会拒绝,这种既能给孩子抬身价,又能赚名声的事,只怕盛纮早就放鞭炮庆祝了。可如今既已知晓老太太的真面目,他又怎肯把自己的孩子交到这样的人手里。
老太太之前还想要害死他们,如今又说要抚养他们,盛纮又怎么相信,她会好好对待林氏所出的孩子,等将来孩子长大,若是知道真相,他们又该如何自处,他可不乐意自个的孩子如官家一般夹在生恩和养恩之间,里外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