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部落的不断壮大,对于食物的需要也是越来越大,伏羲虽然可以凭借修为猎杀动物,获取果实,却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苦思冥想都想不出解决办法,伏羲便来寻长歌寻找解决之法。
长歌修为高绝,在三代弟子中那也是能排进前五的,但是这件事,她也想不出来办法,最后,长歌带着伏羲去找女娲。
女娲听后,让伏羲去观看蜘蛛如何结网,又是如何使用自己织的网捕获猎物。
伏羲按照女娲说的做,观看了几日后,瞬间明白女娲说的意思。
女娲见伏羲几日的时间变领悟了,又让伏羲去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伏羲观察了七天之后,告别了女娲和长歌。
伏羲回到自己的部落,挑选了部落中最聪慧的几天教授。
待这几人学会后,伏羲变让这几人去教部落的其他,就这样,一教十,十教百。
伏羲又用此法用于动物,更是快捷无比。
部落的食物一下就变得多了,甚至还能屯上不少的食物呢。
这些发明让伏羲的威望越来越高,随着上一任部落首领老去,部落的所有族人推选伏羲为新一任的部落首领。
伏羲接任部落首领后,将发明传向其他的部落人族,越来越多部落依附于伏羲,华夏部落也是变得越来越大。
但是麻烦也随之而来,人太多,管理也变得麻烦无比。
随着依附的部落越来越多,部落也在不断的壮大,人数已经达到了叹为观止的数字,这些人族的管理便成为了一个极其难搞的问题。
部落从前的管理模式显然不合适如今的状况,伏羲求助于长歌,长歌便以天地人三才之道告知以伏羲,让其制定各类官职,首设天官,地官,人官,这三官协助伏羲一起管理人族。
此后,伏羲教化人族两千七百年,而人族经过伏羲的教化,可谓是强盛无比。
就正常情况来说,伏羲已然功德圆满,该去证道圣人去了。
但伏羲却觉得还少了点什么,总觉得现在还不是证道的时候。
可是,无论伏羲怎么推算,都算不出个所以然来,伏羲只得寻求长河相助。
长歌代女娲辅助伏羲两千七百年,道行精进不已,得知伏羲来意,便说道:“师叔且去洛水之处,自有机缘能解开师叔的疑惑。”
伏羲随不解,但还是按照长歌所说前往洛水河畔,一待就是七七四十九天。
就在这时,只见洛水一阵翻滚,波澜叠起,一只巨龟驮着一图一书从洛水中浮现,游到伏羲的面前。
伏羲看着巨龟背上的一书一图,灵台震动不已,那还不知这一书一图就是长歌所说的机缘。
伏羲上前取走书和图,巨龟便回到水底去了。
这一书一图乃是帝俊的伴生极品先天灵宝河图和洛书。
帝俊成圣,自然不可能像原历史那样背鲲鹏所得。
女娲前往太阳星借宝,帝俊得知缘由,二话没说立即将灵宝借出助伏羲证道圣人,他现在可太缺功德了,简直是要瞌睡的时候来了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