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人:“皇后娘娘,你们安然无恙,实在是太好了”
韩同心是太后
韩同心下次要是再叫错,即便是汪首辅,本宫也不会留半分颜面
韩同心【看着赵聪妍】你看到本宫,是不是很失望啊
李谦皇后了娘娘……
韩同心哀家是太后!
汪大人:“这先帝还未登基,皇后娘娘是如何能自封为太后呢”
韩同心自是不因着那庶长子而是凭本宫肚子里的嫡长子
汪大人:“自古以来,嫡庶有别,既然太后娘娘肚子里已经怀上了嫡长子,那么这道遗旨自然是……”
太皇太后这遗诏自然是作数的!
赵聪妍(皇祖母……)
太皇太后皇后,你既已怀有先帝子嗣,不在兹元殿好生休养,跑到朝堂上来做什么?
韩同心我……
孟姑姑:“太皇太后问话,皇后娘娘需跪答”
太皇太后罢了,哀家心疼这未出世的皇子,免跪,在一旁听旨吧
赵聪妍皇祖母,慢点儿
太皇太后我朝君王,自古以立贤为准,嫡庶无差
太皇太后天佑我慕安国,如今皇后已怀先帝子嗣,待其出生,男即封为恭亲王,女则为公主,皇后加封为孝慈太后
韩同心【跪下】谢……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玺儿虽年幼,但他功课勤勉,性情敦厚,加之有朝中诸位贤臣相辅,未来可期
太皇太后故遵先帝遗诏,立皇长子赵玺为皇太子
所有大臣:【跪下】“谨遵太皇太后懿旨”
时间线………………………………………………



闵公公: “新帝登基,拜——”
所有大臣:“五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玺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他看了一眼旁边的赵聪妍,赵聪妍对着赵玺点了点头
赵玺众卿平身
闵公公: “礼成——平身——”
朝堂:
闵公公: “卿毓公主赵聪妍”
赵聪妍【跪下】
闵公公: “捍首帝位,有监国之功,享亲王俸禄,另赐良田千顷,黄金万两”
闵公公: “李谦,年少英勇,护驾有功,今赐临潼王,掌管锦溪军”
闵公公: “左以明,官至一品,任太子太保”
闵公公: “原秉州总管李长青,留任都城护卫大都督,官爵世袭”
闵公公: “金宵,护国有功,今封都城副护军参领,官从三品”
闵公公: “北翼总管杨俊,解围都城有功,赐黄金千两,钦此”
几个人受赏之人:“趁谢主隆恩”
太皇太后都城安定,新帝登基,有功之臣,封官受赏,莫忘了这胜利背后,有镇国公父子的一份功劳
太皇太后如今他父子二人,正率大部继续追击,也不知前方战况是喜是忧
李谦太皇太后安心,今晨传来捷报,镇国公已将永庆国彻底击退
太皇太后好,好,好,这是哀家近日来,得到的最好的消息
汪大人:“此次永庆国祸乱得以平息,该赏得赏,该罚得罚,唯有一人,还等待圣裁”
“宣罪臣赵啸——”
赵啸【跪下】罪臣赵啸,自知所犯大错,特来向陛下请罪
汪大人:“靖海侯赵宽,私调粮草,导致南岷失守,军民死伤及其地惨重”
汪大人:“为救其父,擅离职守,又导致敌军深入,云林关失陷”
汪大人:“按律例,当褫夺靖海侯封号,将赵啸贬为庶人,流放边北”
赵聪妍汪大人未免量刑过重
赵聪妍虽然擅离职守是为大罪,但我慕安国想来以孝治天下
赵聪妍靖海侯战前失策,陷入险境,但身为人子,他身赴南岷,助其父一臂之力,乃是人之常情
赵聪妍这一但褫夺封号,流放边北的消息传出去,不仅有损孝道,更会令南岷的民心动摇
汪大人:“公主所言极是,但律法就是律法,不讲私情”
李谦靖海侯力战至死,以身殉国,实为壮烈之举
李谦一旦被褫夺封号,留下罪名,定会人心动荡,引起舆论
李谦新帝登基,赵啸从南岷请罪,为表朝廷宽仁,不如功过相抵,以此作罢
赵啸臣会为所犯之罪受全责
李谦靖海侯在世时,曾立下赫赫战功,如今战死沙场,以身殉国
李谦你即便不为自己着想,也应该也好自己的家族,为自己的父亲留个体面
李谦还顷陛下明断
赵玺【看向赵聪妍】
赵聪妍陛下,您圣裁便是
赵玺临潼王说得极是
汪大人:“王爷宽仁,下官叹服”
太皇太后靖海侯以身殉国,封号可保,其子赵啸闯下弥天大祸,若部加以惩治,恐日后难以服众
太皇太后既然卿毓公主哥临潼王为其求情,流放之刑可免,皮肉之痛难逃,廷杖三十,以震国威,即可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