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太皇太后?”
“乌尔娜啊,哀家活了这么多年头,还是看不惯生离死别”
“这是您的慈心,皇后娘娘也会否极泰来的”
“罢了罢了,凡事皆有因果,若是皇后早日这般宽心,必然不会到此等地步,时也命也,既然皇后如此坦然,那哀家也会待她更好些,好歹让她这一年多没什么遗憾吧,过几日让皇帝来一趟”
“是”
太皇太后能历经三朝,依旧受到如今孙辈皇帝的尊敬,甚至只是嫡母嫡祖母的情况下,这个人的处事也是极有分寸的,就像现在,自己的确惋惜如今的皇后,可也不会替她像皇帝求情,毕竟错就是错,不能以如今的悔悟就抵消从前的罪过,也只会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对皇后好些,这个月后宫请安时便看得出来太皇太后对皇后更照顾,可也只是在奉茶落座等等小节之上,亦或者多兆皇后说家常话,可在处事之上,最受其青睐的还是穆妃赫舍里氏
“皇玛嬷,您找孙儿是为了何时?可是宫里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
皇帝并未听闻宫中有什么大事,故而也不会是什么极其要紧危险的事,皇帝还算镇定,否则会早早知会他知道
“也不是为了旁的,皇帝是否应允皇后追封弘晖?”
“是,孙儿是有这个意思”
弘晖是皇帝的长子,是初为人父的体验,所以对这个孩子感情本就不薄,应允皇后也不止是给乌拉那拉氏一个承诺,也是给自己与长子一个交待,是以无论皇后如何行事,皇长子弘晖是一点会追封的
“既然如此,不如尽早安排事宜下旨,至少皇后能真正高兴一段日子,只是追封的爵位就要皇帝自己斟酌了,莫要留下什么隐患”
其实以弘晖现在的出身来说,是嫡长子,若追封为太子也能合乎情理,显然这会对以后的储君或新君笼下一层无形的压力,好在皇帝根本没有这个念头,能给亲王的爵位已经是最高了
“孙儿会追封弘晖为亲王,其嗣子降等袭爵”
“皇帝自己决定就是”
雍正五年八月十六,皇帝下旨追赠皇长子爱新觉罗弘晖为和硕纯亲王,享亲王祭祀,下旨当日,皇后欢欢喜喜地接受了前朝后宫的贺词,之后似乎了一夜之间病好了一样,直至傍晚都看得见皇后带着宫女在花园赏景,可喜极转悲,当夜子时,景仁宫又急召太医会诊
“太医,皇后娘娘如何?”
“皇后娘娘本就体质虚弱,最忌大喜大悲,这次心绪波动,才以致昏倒,皇后娘娘醒来定会小病一阵子,姑姑日后切记,让皇后娘娘安心静养”
“我记下了,多谢太医”
太皇太后知道这一遭,不由得有些懊悔自己嘴快,竟是好心办了坏事,若没有弘晖的事,皇后许是还能养好,就算不能,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病上加病,皇帝等人劝过几回,就连恒亲王与福晋都常进宫劝解,却没什么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