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先帝将其视若珍宝,宫中诸事都以这位主子为先,就那位的能力手段就不同常人,自幼长在乾清宫,从能听懂话开始就接触政事,所谓入朝听政,只不过就是个形式,那位太子自会书写便被先帝考教奏折,比那时在宫中只学四书五经的皇子早了不知多少年,才有后来先帝诸子甘心为臣,当今不过就是被那位教导过两三年,处事手段就比以往老练不少,但凡在朝中待过,就能知道先朝和如今,景怀太子才是那个最不能触碰招惹的
“不提她了,一个常在,还能掀起什么风浪?大嫂,听说弘旭侄儿的事落定了”
“是啊”
“总算了结了一桩事”
“老大福晋跟皇后一块儿过来,想必是说清楚了”
“是,皇上和皇后娘娘思虑周全,日后弘旭在宫里时就劳皇玛嬷和皇后娘娘照拂了”
“不论记在谁名下,弘旭都是哀家端午曾孙,哀家不可能薄待也不会让任何人薄待他,你与老大尽管放心就是”
“有皇玛嬷和皇后娘娘在,孙媳自然放心,对了,十弟妹,你怎么会这时候回京?十弟呢?”
“西北的事已经安稳许多,王爷约摸今年末也能调回京城,太医说我像是喜脉之象,王爷的意思是让我回京休养,我也想着顺便清点府里,便回来了”
“这可是好事,你还瞒的这么紧作甚?刚刚怎么不说呢?你不知道,九弟府上新添了两个小格格,时常念叨十弟什么时候有儿女,这不就来了”
“九哥又添了两个女儿?他府上大小已经有四位小格格了吧!”
“是啊!九弟的生意如今做的很是热闹,就这都嚷嚷着攒不够女儿的嫁妆,日日到兄弟们那里哭穷”
“福郡王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天下谁人不爱钱财?唯有福郡王坦荡”
“这话让九弟听见可得赞一回皇后娘娘慧眼识人”
“知道了,回头太医诊过了脉我就备上厚厚的谢礼给九哥九嫂送去,还多亏他念叨了呢!”
“对了,说起福郡王家的格格,孙媳想起一桩事来,今儿在承乾宫和直亲王福晋提过一句,正好皇玛嬷也评议评议”
“你说就是,哀家也听听你有了什么新主意?”
“那日大公主来承乾宫请安,与孙媳念叨书房只她一人上课孤单的很,尤其瑞嫔教导马术时她次次不如,孙媳看都是要恼了”
“图雅我知道,她啊!上了马便没轻重,怕是只自己玩的高兴,都顾不上大公主了”
“倒也不是,只是觉着瑞嫔的骑术太过娴熟,不管怎么收敛都是大公主这样初学的孩童不能比的,从前阿玛教我时就是如此”
太皇太后显然更满意皇后的说辞,不过也并未斥责敦郡王福晋,就算瑞嫔本人在此,也不会在意她这堂姐是怎么编排她的,只是回嘴几句罢了,好在博尔济吉特氏有分寸,也不再开口,毕竟宫里的事她一个郡王福晋不能插手
“那你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