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各自打头的三阿哥与大公主,想想她们也快到了婚配的年纪了,宫里的孩子定婚事早,成婚且有的折腾呢,可弘时被李氏牵累,现在越发的寡言了,日后也不知该给他选个什么样儿的福晋,又想起来大公主,没两年也要到成人的年纪了
“大公主的册封礼来年也得预备起来了,哀家听说皇帝与皇后定了极好的封号”
“皇玛嬷,暂时定了淑慎为号”
“虑善从宜,谨饬自持,淑慎,的确不错,皇帝的头一个公主,自然各处都马虎不得,是要给后头的公主做榜样的”
“妾与公主多谢太皇太后,谢皇上皇后娘娘”
之前只是皇后娘娘私下提起,如今太皇太后当众说出,算是过了明路,欣妃当然高兴女儿定下封号,想着给女儿预备什么样儿的东西,谨嫔等人也是一样仔细听着,皇家对公主的态度一直都是这些皇女的底气,如今看来还不错,谨嫔更是想着让女儿在学堂同淑慎公主更亲近些
“恭喜欣妃娘娘,恭喜淑慎公主”
“诸位姐妹同喜”
太皇太后一一问过这些孩子并没有落下哪个,但凡是孩子们的额娘都觉着心里宽慰,同是皇家子孙,谁想做那个透明人呢?就连四阿哥也觉得欣喜,至少他在太皇太后这里同三阿哥是一样的,下定决心回去定好好待齐嬷嬷,不过是个四岁的孩子,再怎么争先也不过就是怕被忽视,其实他们也知道,太皇太后最看重五阿哥和瑞嫔的三公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至少自己不能比旁人差了去
“皇后留下,你们都散了吧”
这也是惯例了,皇后娘娘每年都在慈宁宫一起接见诸位福晋的,这回太皇太后还先提了十七贝勒的婚事,她看着老十七这个样子实在觉得不像话,这种事还是先和皇后相看相看才是,舒太妃清修管不了老十七的婚事了
“皇玛嬷是觉得孟国公家不错?”
“听说孟家的姑娘一样是爱诗书的,和老新年十七应该合得来”
“孙儿是怕十七弟不愿意,凑成怨偶可就不好了,十七弟一直觉着要找个情投意合的姑娘”
老十七是先帝子嗣中年龄最小的,上头的兄长们一向不管束什么,自己也放纵,也怪选秀时被他哄得高兴顺口答应下来,现在若想找一桩合适的婚事怕是难了
“可这府里总要有人照应,不是福晋,暂时选一位侧福晋也是个办法”
“皇玛嬷就别忧心了,说不准十七弟有自己的好姻缘在后头呢!”
太皇太后叹过之后也不深说,自己总不能强迫他娶福晋,但愿宫宴上能触动老十七吧,兄长们都有福晋照顾陪着,总有羡慕的时候,直亲王府上和诚亲王府上最近都忙着张罗世子的婚事,皇家一向以成婚看做成年,便可上朝参政,弘昱去从军听说是他自己的意思,弘晴到礼部历练是早就定下的
“大嫂,你真舍得让弘昱去军营摔打?本可以找个别的去处历练”
“有志在此,我怎么拦?再说王爷有分寸,弘昱你让他去别的衙门说不准还坐不住呢!”
“子肖父,大哥英勇,弘昱将来必定青出于蓝”
“从军之后,我也不过是盼着他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