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觉晚风寒凉,楚天佑吩咐李将军几句后,便转身回房。
星辰夜影窗间落,楠木床榻上的月影纱将照进来的流光过滤得柔婉朦胧,烛火已熄,四周万籁俱寂,躺于床上的楚天佑依旧杳无睡意。
他合衣起身,走至书案前,点亮琉璃灯罩中的半烛。
磨墨提笔,铺平的信纸上顿时出现数行俊秀大气的行楷:
母后膝下,敬禀者:
叩别尊颜,已逾旬月。
孩儿行至南海,本欲体察民生、暗访官吏,并以民间之礼迎娶白武将军爱女白珊珊,祈望余生与共,承欢母后膝下。
奈何世事不尽如人意,叛党叶麟率叛军十万之众企图血洗南海南逃魏国,孩儿承天重任,治国之能不及父王万一,然竭尽己能励精图治、仁政爱民,今民将蒙虎口之厄,孩儿企以己身之力安邦佑民,永除国患。
是故孩儿暗送珊珊先行回宫,孩儿理事毕,当归心似箭。
若孩儿不幸殒命,请母后主持大局,与朝中股肱擢选继任明君,护楚国海晏河清、盛世承平;
祈望母后安养天年,有绮罗王妹侍候在侧,勿为孩儿垂泪伤神;
亦望母后护珊珊万全,于我入殓之日昭告天下,宣王后司马白珊珊殉我而去,实则隐其身份允她离宫,许她天高远阔,岁月无忧,再觅良人,余生欢愉。
孩儿不孝,所请之事,务祈垂许。
谨奉道安。
儿司马玉龙再拜。
写罢置笔,楚天佑扣下私印,移开镇尺,晾干笔墨,折好信纸,放入函中,滴腊封缄。
窗外月明中天,南海的千家灯火会在此婵娟下团圆相聚,从前如此,如今如此,往后依然。
当司马玉龙移腕写下再觅良人时,忽觉锥心之痛,悬在半空的笔尖险些落墨模糊了那一笔一画写下的,良人。
敛目长息,再睁开双眼时他依旧是那位运筹帷幄的君王。
“来人!”
门口守卫的将士推门而入:“在!”
“速将此密函发往京城!”
将士应是,双手接过信函后,立刻退下。
——
“珊珊,你醒了?渴不渴,饿不饿?”
“五...五味哥?这是在哪?”
药效过后醒来的白珊珊扶着略有眩晕的额头四处打量,发现自己和丁五味在一小狭小空间里,耳听蹄声阵阵,才知晓自己身处马车之中。
“我们这是要去哪?”白珊珊眉间遍布疑云,“天佑哥呢?”
丁五味将一早准备好的说辞声情并茂地倒给她:“珊珊哪,你天佑哥说民间之仪不够隆重,非要带你回宫受百官朝贺,还有...还有太后她老人家身体不太好,想尽快见你一面。”
白珊珊心头一紧:“太后?不对,母后,”迅速改口,又问,“你不是讲母后贵体经你悉心医治,早就安泰无虞了吗?”
丁五味继续胡扯:“当时太后的身子的确已无大碍,但是这病来如山倒,太后体弱,这...这也保不准嘛。”
“那天佑哥可否知晓?”
“他已和石头脑袋驭马奔向京城,先行一步。”
“哦...”白珊珊眉头紧蹙。
母后猝然急召回宫,定是迫在眉睫,天佑哥与母后团圆不久,若是母后驾鹤西去,那天佑哥...
她只企盼母后安渡此劫。
“五味哥,你医术赛华佗,定能妙手回春,医好母后!”
“珊珊,这事儿包在我身上,这天下的疑难杂症,就没有我治不好的!”
丁五味悄悄瞧着白珊珊的脸色,知她定是信以为真,不由得暗暗松了一大口气。
马车外,晨光熹微,薄雾氤氲,护行车队已至南海边界。
——
当日晷的上针影指向午正,楚天佑已与叶麟在函谷关中短兵相接。
敌我两军排山倒海般的相撞,若隆隆沉雷响彻山谷,又如万顷怒涛扑击群山。长剑与弯刀铿锵飞舞,长矛与投枪呼啸飞掠,密集箭雨如蝗虫过境铺天盖地,沉闷的喊杀与短促的嘶吼直使山河颤抖。
将士成片倒下,战马嘶鸣而亡,左不过一刻,山谷内,血流成河,积尸草木腥。
但听鸣金之声,叛军收兵止戈,乌压压的骑兵一分为二,整整齐齐地让出长道,一辆战车穿行其中,缓缓驶来。
“司马玉龙,你已经被我包围了,何必再做无谓的挣扎?”
叶麟抬手一挥,战车在距楚天佑数丈外止行,他挥退身边亲卫的护行,得意洋洋地步下战车,掸掸铠甲上并不存在的尘土。
继续阴恻恻地道:“司马玉龙,交出玉玺与大玉圭,会考虑留你全尸,让你风光入土,”目光闪过嗜血的狠戾,“否则,本少主定将你五马分尸,挫骨扬灰,以报我父之仇!”
“就凭你?”一国之君司马玉龙抬手抹去唇角流出的血迹,在猎猎旌旗中仰首冷笑:“就凭你心狠手辣、鱼肉百姓,纵使本王身死神灭,你也定不得万民心服!”
叶麟眼下的黑痣几不可查的抖了抖。
“司马玉龙,你自身都难保了,还是关心关心你自己吧,”叶麟讥笑,“你已是强弩之末,我倒要看看,你还能撑到几时?”
叶麟转首一瞥,数百箭矢齐刷刷地置于弓弩之上,烈日下的利刃闪着寒森森的光,只指司马玉龙。
数位侥幸存活的将士手持长戟,围在誓死效忠的君王身周,枕戈待旦,等候又一次的枪林箭雨。
司马玉龙身着红锦华服,苍白的面色依旧难掩其尊贵高华之姿,他手中紧握玄光宝剑,镇定自若。
剑光似雪,殷红的鲜血自袖中而出,顺着剑身蜿蜒流淌,在剑尖处汇聚成珠,连珠成串地滴进焦灼残败的草木里。
略略睨一眼蓄势待发的弩箭,司马玉龙聚气提剑,锋芒只逼自鸣得意的叶麟。
“劝尔等速速投降,待小羽招来大军,必教尔等死无葬身之地!”
“好啊,那就让你与南海数万草民为我陪葬,”叶麟等着他,眼中划过几分狠戾,“放箭!”
刹那间,万箭齐发,兵刃相击,血雾弥散。
交击混乱中,司马玉龙忽听一人大喊:“国主,小心!”
他迅速转身,只见数十利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他袭来,奈何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准备硬生生受此致命一击。
谁知电光石火之际,那几人飞身扑来,以身为盾,将他牢牢护在身后。
强提内力的司马玉龙眼前一黑,忍住胸口翻滚上涌的腥咸,耳边传来一名将士的言语,他似乎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末将等不能再保护国主,请国主恕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