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透看了一眼韶康公主,只觉得她的脸色更阴沉了,“公主喜好音律?”
韶康公主答非所问,“你觉得他们两个人般配吗?六皇妹和威武将军的次子。”
闻听此言,上官透紧抿着唇,望着韶康公主,许久都说不出话来。
韶康公主笑了,“你还喝酒吗?”
“公主想喝,我便陪公主喝,公主不想喝,那我也不喝了。”上官透一字一句的说道。
韶康公主亲自斟了两杯酒,又将其中一只酒盏递给上官透。
“谢过公主。”说着,上官透接过酒盏,“我敬公主。”
韶康公主也饮尽杯中酒,随后却又望向坐于至高位上的父皇。
“公主,若是你不想留在这儿,我们不如去附近走走?”上官透好心提议道。
韶康公主回过头,望向上官透,“你不饿吗?”
“公主饿吗?”上官透不答反问道。
韶康公主并未回答,直接站起了身。
上官透也紧跟着韶康公主站起身,与她一同离席。
韶康公主与上官透一同在附近的林中散步,这一回,公主先寻了话头,“上官公子回京城也有些日子了,可有路过顺昌姑姑的长公主府?”
“不瞒公主,这些日子,我的确见过不少人,去过不少地方,虽未曾拜访过顺昌长公主,却也在顺昌长公主府前路过几回。”上官透如实回道。
韶康公主停下了脚步,转身直面上官透,“那你必然也瞧见顺昌姑姑府前的‘诗文候教’了吧?”
“‘诗文候教’?”上官透仔细回忆一番,才点了头,“我见过。”
韶康公主也点点头,随后直言不讳道,“约莫二十年前,有一位美丽的公主,被她的父皇嫁给了嫡母母家的亲外甥,可惜俩人相处并不和睦,他们就各自寻欢作乐……你不会不知道我说的是何人吧?”
上官透又点了头,“顺昌长公主。”
韶康公主很满意的笑了,“大齐本就民风开放,顺昌姑姑与她的驸马不和睦,自然就有其他让她开心的人。姑姑并不喜欢空有一张好皮囊的绣花枕头,所以才有了府前的‘诗文候教’……那些才貌双全且能让姑姑开心的的年轻男子们一个接一个进去,出来……进去,出来……”
这一回,上官透又抿紧嘴唇,并未接话。
然而,韶康公主却继续道,“你先前不是问我,是否喜好音律?是,我喜欢。或许,有朝一日,我也会像姑姑那般,在府前立一个碑,上面刻着‘音律候教’……”
上官透看了韶康公主一会儿,便摇了头,“公主不会的。我虽与公主相处不多,却也看得出公主一身傲骨。公主的傲气是不会允许公主折辱自己的……”
韶康公主笑了笑,不等上官透,转身便往前走去。
上官透看着韶康公主的背影,只是站在原地停留了片刻,便又一次开了口,“太子殿下说,公主从未养过小狐狸,不如我们现下一道儿去看看它?也不知,它有没有被喂过东西吃。公主要不要喂它些东西吃。狐狸爱吃鸡……”
韶康公主停下步子,又转回身,望向上官透。
“小狐狸还未取名儿,公主不如赐它个好听的名儿?”上官透含笑道。
韶康公主想起小狐狸那身如雪的皮毛,当即说出一个名字,“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