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份的午餐颇为丰盛。许是明天就是三十,木木特地将提前备好的肉类都取了出来,经过焯、煎、炒、炖四道工序,色香味俱全的卤味就出锅了。揭锅的那一刹那,压抑在锅中的香气顺着蒸汽在屋中弥漫开来,透过竹窗飘进了从则和乔迁的鼻腔,两个人同时一愣,朝着厨房的方向咽了好几口口水,才恋恋不舍的继续干活。
木木挑了一块偏肥的猪五花切成薄片,抹上腐乳等作料,把大片姜片压在肉上,又在上面压了一层梅菜,起锅蒸十五分钟,一道梅菜扣肉就做好了。而卤肉本身就经过了长达两个小时的高温洗礼,各种香料混合出的香味早已渗透进肉的每一个部位,只需简单一切就能上桌。木木挑了一块肥瘦相间的卤肉切成片码在盘子里,又配上一个小盘子,里面放上辣椒和醋,一道菜又成了。
有了两道荤菜,木木决定转战素材区。冬日里的白菜比金贵,这是沈家婶婶常说的话。水州山这样奇特的冬天,想来也没有哪个地方可以与他相比了。在这里,只要一家能屯上几十颗白菜,那这个冬天就不算难过,就算被雪挡着不能出门,屋内照样飘香四溢。
白菜的外衣被一层一层剥落,明黄的菜尖与雪白的菜梆交相呼应,沾染上的褐色泥土也在净水的洗涤中重现光彩,两三片重合在一起,沿着纹路从根部一刀一刀划过,用手轻轻一拨,案板上的白菜就变成了等同粗细的长条,将它们都归拢到一个大盆里,撒上少许盐巴静置一会,双手抓起一把,轻轻一捏就可以沙出很多水来。
从坛里捞出两条酸菜,依样画葫芦切成细条备用。皱皱巴巴的白菜条们在葱蒜爆香过的热油里尽情的翻滚着,几勺生抽就能让它们散发最极致的鲜味,一点糖,一点味精,一点点盐巴,细腻的颗粒包裹住每一条白菜,在热气中融为一体。待锅内微微发干,丢入酸菜炒味,直至酸味扑面而来,再将少许清泉水点入锅内,大火翻炒几下即可。
这是从则最爱吃的做法。用乔木木的话来说,虽然两样东西都是白菜,可各有各的特色,放在一起就变成了新的佳肴。原样是要加一些猪肉的,但随着从则的年岁越高,木木也不敢让他吃油过多了,便时常做这道菜给他解腻。三道菜上桌,木木望着桌上的两荤一素,决定再做一道汤。
配料都很简单,冰缸里取两颗水灵灵的番茄,再折两根西芹就好。将剩下的葱切碎搁在一旁,番茄烫皮去头切成四瓣,再把西芹改刀入碗,顺手调半碗浓稠的面糊。
起锅烧少许油,一半葱碎爆香,番茄入锅压扁翻炒,出汁后加入西芹,调味增香,再加入泉水盖盖焖煮五分钟,趁汤水沸腾时快速将面糊搅拌进去,形成大小相似的圆形疙瘩,用勺子背面轻轻推动,最后加些盐巴调味,就可以出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