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验
经验:仅供参考
经验,是经过检验的某种体验,是父辈们或是先驱自身发生的往事,是可以借鉴的成功模版。口传心授于后世。
不置可否,一定程度上,这种典范或许能让我们成功的路上顺风顺水。
但是另些人却如此的与众不同。科幻小说家特德 姜俨就是其中之一。经验之于他或许是大师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或许是里程碑般的著作《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这些固有模版的创作,对于任何企图踏足该领域的作家,都会像是伊甸园的苹果那样诱人。
但他却深谙摆脱了模版,就是摆脱了镣铐。在他的作品中,没有星际航行,没有赛博朋克,而是将诗意的浪漫与哲学的思辨融为一体,对人性反思,也向价值观不断发出诘问。仅凭一己之力开辟出新的科幻领域。
在摆脱了经验之谈后,我们思考着什么?也许人们常常认为,经验就像行走时的拐杖,保证四平八稳的行路。
然而,于此同时却代价惨重。其中包括勇气与创造力。仰仗经验就会到处蹑手蹑脚,无处不在枷锁之中。“简奥斯汀派”正是如此,爱慕简的才华却不加以内化,导致创作界批评声一片。
甚至有时,经验会弄巧成拙。史蒂芬金的短片小说《最后一根梯子》中写,孩子们喜欢爬上梯子登上高处,跳进草垛中寻求冒险与刺激。从前多次安全着陆的经验让他们误以为以后的每次登梯都得以成功,却为此得到惨痛的教训。
他们没能意识到,经验不足以应对动态的挑战,甚至会带来信息的偏差。
因为经验就像一件尺寸固定的衣服,不足以套在每个人的身上,也不足以适合每个时期。所以,明白经验的参考作用很重要。
当然,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希望后人引以为鉴的经验,当是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这就意味着,在对待不同种类的经验时,不能一视同仁。
就像不同的人前往登山,依仗经验的人见寻常之景却得以安全抵达,拒绝经验的人得以见未知的美丽,却也深陷陡峰,如履薄冰。
不一味的迷信与摒弃,仅仅当为参考,不失一种智慧,成功的谜底也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