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亲王事发,早朝时皇帝命六部大臣共议其罪,虽有八大罪状且条条皆是罪大恶极的死罪,但皇帝顾及手足之情,免其死罪,只贬为庶人、终身禁宗人府,又命人诛其党羽,首当其冲的便是曾经威赫一时的年羹尧。
特别是年羹尧获知同党敦亲王被皇帝捉拿,写了一纸奏折呈送皇帝,情急之下把“朝乾夕惕”四字写成了“夕阳朝乾”,皇帝看后大怒。
胤禛不断让身边大臣向自己列举年羹尧的各项罪名,意在借助他人之口,彻底铲除年氏一族。年羹尧最后因不恪守为臣之道等罪名被皇帝革了川陕总督和一等公爵位,贬为杭州将军,职务则由岳钟琪兼任,就这样年羹尧的降职,为年家的倒台揭开了序幕。
华妃得知此消息大为震惊,不顾宫规前往养心殿替哥哥磕头求情;可胤禛避而不见。
熟话说: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眼见华妃失势,曹贵人不得不另寻靠山。皇后面前,曹贵人告发华妃此前种种罪行。
皇后命人彻查华妃多年恶行,亲信太监周宁海不堪大刑之苦,供认出自己多项罪名。皇帝大怒,降华妃为年答应。
胤禛终究还是怜悯华妃的。这个除了爱他之外已经一无所有的女人。陵容微微叹息,事情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能怪谁呢?戕害皇嗣是罪、行贿受贿是罪、交结大臣是罪……
在年羹尧调职后,内外官员更加看清形势,以瓜尔佳氏.鄂敏和甄远道为首的人纷纷揭发其罪状。雍正以俯从群臣所请为名,尽削年羹尧官职,并于十月下令捕拿年羹尧押送北京会审。十一月,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审判结果,给年羹尧开列92款大罪,请求立正典刑。其罪状分别是:大逆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3条,专擅罪6条,忌刻罪6条,残忍罪4条,贪婪罪18条,侵蚀罪15条。
特别其中是“贪黩之罪”,有明确数目的贪腐银两就多达数百万两之巨。既有诸如“题补官员。受谢仪四十余万两”、“勒索捐纳人员、额外银二十四万两”、“受赵之垣金珠等物、值银二十万两”等的巨额贪腐之罪,又有诸如“抄没塔儿寺硼砂茜草等物”、“砍取桌子山木植,借称公用,存贮入已”、“将抢掠各番衣服等物。
奄为已有”等于年羹尧身份不符的“微末”贪腐行为;甚至还有诸如“遍置私人、私行盐茶”、“私占咸宁等十八处盐窝”、“差家人高四、贩买马匹”等官员行商盈利行为。
就年羹尧的巨大恩宠和位极人臣的极高地位而言,如此贪腐行为,对于清朝官员而言,似乎并不算多大的罪过,但别忘了年羹尧面对的是谁?
雍正初年,为了填补康熙朝晚期国库的巨额亏空,恢复“康熙盛世”的良性发展,整顿吏治、惩治贪赃枉法乃系胤禛着力推行的改革措施之一。年羹尧所为,无疑是顶风作案,罪加一等。
不过胤禛也道:这92款中应服极刑及立斩的就有30多条,但念及年羹尧功勋卓著、名噪一时,如果对其加以刑诛,恐怕天下人心不服,自己也难免要背上心狠手辣、杀戮功臣的恶名,于是表示开恩,便赐狱中自裁。
而年羹尧父兄族中任官者俱革职,嫡亲子孙发遣边地充军,家产抄没入官。叱咤一时的年大将军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告终。

渣作者历史上年家一百七十多口在雍正一即位就被全族抬镶黄旗,也没受年羹尧作死谋反的影响,年大哥“玩物耽安”,雍正还让他去当全国最大税务监督,当左都御史监察百官,年老爹去世是雍正给的一等公加三公,比当时皇后去世的父亲还高。
渣作者年家人后面虽然没有显宦了,后人在京郊还有488顷的土地,青云店那里还有南年家,北年家,大地主衣食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