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日本的皇太子中大兄来说,公元661年是很悲催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他老娘齐明天皇挂上了东南枝,他从此就成了没娘的孩子!另一件悲催的事儿,是日本的属国和盟友百济被灭国。百济的残余势力在扶余福信的带领下负隅顽抗,此刻正在向日本求援。而大唐帝国和新罗的联军固守坚城,像一根楔子稳稳地钉在朝鲜半岛的南端!
朝鲜的这场战事真的是小孩儿没娘,说来话长!
分裂似乎是朝鲜半岛永远无法破解的千年魔咒!
在中国隋唐以前,朝鲜半岛就有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另外日本曾在半岛南端的任那抢占了一块地盘,虽然后来割让了四个县,但是日本人一直保持着他们在半岛的影响力,视朝鲜半岛为自己的后花园。
中国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中央朝廷无暇顾及朝鲜半岛的局势,于是高句丽趁机扩充实力,逐渐做大,还和日本勾勾搭搭。百济也依靠日本和新罗抗衡,新罗就找大唐做靠山,于是乎小小的朝鲜半岛同时存在四个政权的势力,而且形成了大唐、新罗一派对抗日本、高句丽、百济一派的奇妙格局。
朝鲜半岛由东亚大陆深入海洋,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岛上多风,而公元645年那一年的风来得格外大!
公元645年是大唐贞观十九年,日本的孝德天皇元年。在这之前,高句丽与百济联合攻打新罗,新罗无奈向大唐求援。唐太宗不想以大欺小,就下诏各方停止用兵。结果高句丽居然把天子的诏书当狗屁。真真是岂有此理!《隋唐演义》里的传奇人物徐茂公,实际历史中的大唐名将李绩极力劝大唐朝廷出兵。于是,公元645年,唐太宗御驾亲征,讨伐高句丽。
这场征伐,起初没有任何悬念,大唐远征军如神兵天降,一举攻克高句丽的玄菟、横山、盖牟(今辽宁盖平)、磨米等十座城,几次战斗消灭高句丽四万生力军,将辽、盖、岩三州的七万人口迁移到大唐国内,而大唐将士战损数不足二千人。之后,进入冬季,围攻安市的唐军将士无法适应辽东的寒冬,唐军的后勤补给也因此几乎中断,唐太宗无奈班师。
三年之后的公元648年,唐太宗本打算再次征讨高句丽,无奈突发疾病,第二年与世长辞,征讨高句丽的计划就此搁浅。
几年之后的655年,高句丽、百济再次联合进攻新罗,几年间,夺下新罗三十余城。忍无可忍的大唐朝廷派苏定方率十三万军讨伐,这一年是公元660年。
苏定方没有直接和高句丽硬刚,而是从城山(今山东荣城)出海,绕到高句丽的后方,攻击他的盟友百济。唐军从熊津口杀入朝鲜半岛,全歼百济军主力,斩首万余。史书记载:平其国王部,三十七郡,三百城,户七十六万!百济的国王扶余义慈及大小王族、朝臣共五十八人被俘虏,押送到大唐首都,百济就此亡国。
大唐朝廷在百济设熊,津,马,韩等五个都督府,挑选亲唐的百济首领掌管,任命刘仁轨为熊津都督,刘仁愿率数千军留守,唐军主力班师回朝。
要说百济人,那真是干啥啥不行,搞事第一名!百济王的堂弟扶余福信见唐军主力撤退,就与道琛和尚联手,在周留城聚集百济旧民造反。不久,各处百济旧民纷纷响应,反而把刘仁愿率领的大唐留守军包围在百济城。扶余福信见复国有望,就向日本求援,并请求将滞留在日本的王子扶余丰璋送回来继承王位。
唐朝下诏,命为刘仁轨检校带方刺史,与新罗军合势救援刘仁愿。唐新联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接杀到百济城下。道琛和尚在熊津江营造了两座大垒,试图与唐新联军对峙。刘仁轨率军猛攻,百济军见势不妙,撒丫子跑路,逃到任孝城据守。
要说朝鲜半岛的各路妖魔,运气倒也不错,他们总是能沾上天气的光。公元661年,也是唐高宗龙朔元年,苏定方攻打高句丽遇到大风雪,被迫班师。刘仁轨上表分析战局形势,请求继续坚守百济,获得朝廷准许。这次,坚守百济的大唐守军不足万人,而且彻底成为一支孤军,没有获得任何外援的希望!
人常说,没文化,真可怕!此时的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等各方面,或者说在所有方面,都被大唐甩了几十条长安街!而这个“各方面”就包括——军事。日本的当权者,还不知道他们将面临的是一个怎样强大的对手!
此时大唐皇帝是武则天的老公唐高宗,唐高宗的老爸就是鼎鼎大名的唐太宗,李世民!他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号——天可汗!不是自封,是无数的外番君臣或挨揍、或受赏、或得恩之后,发自肺腑地敬上的尊号!
唐太宗带出的军队不用细说,单一只玄甲军就使多少对手闻风丧胆!此时唐太宗余威仍在,大唐军威尚存,小小的日本和大唐硬刚,无异于螳臂当车,自寻死路。即便他们面对的的仅仅是大唐一支不足万人的偏师!
无知者无畏,对现实情况一无所知的日本,风风火火地秀了一波又一波作死的操作!
公元661年,齐明天皇和皇太子中大兄赶赴九州,想要渡海御驾亲征,怎奈这位67岁的老妇人受不住颠沛劳顿,竟然一病不起,在筑紫的朝仓宫挂上东南枝!
女天皇挂了,没娘的孩子中大兄以太子身份称制监国,继续秀。
八月,派先遣部队带着辎重先行渡海。
九月,派狭井连槟榔、朴市田来津率五千余人,护送扶余丰璋回国,带领着百济的散兵游勇在周留城“复国”。
662年正月,向百济运送大量物资。
五月,派一百七十艘战船增援百济,同时在本土修缮船只,储备军粮,积极备战。
663年三月,派遣毛野君稚子、间人大盖、三轮君根麻吕等人率军二万七千人攻打新罗!至此,日本向朝鲜半岛方面派出的部队有四万三千人(含百济军),战船一千余艘,这是当时日本全国80%的军事力量,可谓倾国而出!聚集在朝鲜半岛对抗大唐帝国的各路妖魔,气势达到鼎盛,而他们的运气也即将用完,开始一步步走向覆灭!
刘仁轨面对孤立无援的局势,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先发制人,连夜出奇兵端掉了扶余福信修建的“临江高陆”真岘城(今天的韩国镇岑县),彻底打通新罗的运粮之道。
之后,唐军乘胜出击,由刘仁愿、刘仁师带领新罗王金法敏的陆军,刘仁轨率水军从熊津江出发,水陆并进,直驱白江口!
八月,唐罗联军包围周留城,一场惨烈的海战即将拉开帷幕……
我是风尘万里,一个爱看点历史的新人阿婆主,咱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