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保,防守反击
“东国”是古代日本的一个地理称谓,大体上是对不破关、铃鹿关以东地方的称呼。主要包括美浓、伊势、尾张以及其东部的日本国土。在日本全面实施“大化改新”前,朝廷对这些地方的控制相对要薄弱一些,这些地方也就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近江朝廷闻听大海人皇子到达东国的消息时,被惊得七荤八素,当即就有人想到东国去找大海人投降,又有人想跑到山里躲起来。他们之所以如此紧张,是因为东国离近江太近了,近到大海人感冒流鼻涕,弘文天皇就可能打喷嚏。
近江位于今天的滋贺县,其中心部位是著名的琵琶湖,四周有山脉包围,形成一个盆地,在琵琶湖四周的湖边地带,散落着近江等城市。这里和东国的伊势、美浓平原,只隔着一座铃鹿山脉,从近江平原到东国仅有的两条通道,就是不破关和铃鹿关。现在这两个重要的关隘都在大海人皇子手中,如果他率军冲出关口,进入近江盆地,朝廷几乎无险可守,骑兵的一个冲锋就能将近江夷为平地。
震惊之余,弘文天皇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当时有人提出,现在大海人皇子立足未稳,军力不整,紧急调集精锐骑兵趁隙攻灭大海人还是有机会的。
我们现在从上帝视角来看,这似乎是近江朝廷获胜的唯一一次机会,可惜被否决了。近江朝廷采取的是看起来更稳妥的策略,征发各地方的武装部队,起兵勤王。
弘文天皇分别派出四路使者:
第一路,佐伯连男到筑紫。
第二路,樟使磐手到吉备国。
第三路,穗积臣百足、五百枝兄弟及物部首日向到倭京(后来的藤原京)。
第四路,韦那公磐锹、书直药、忍坂直大摩侣到东国。
临行前,弘文天皇对佐伯连男和磐手面授机宜:筑紫的大宰(军队主帅)栗隈王和吉备国守当摩公广屿原本就和大海人眉来眼去,勾三搭四地,难保没有叛乱之心,如果他们不服从调令,就直接把他们物理消灭。
筑紫大宰栗隈王没有那么好说话,一套边军防卫外敌,不敢掺和国家内乱的说辞,把来征兵的佐伯男怼得一愣一愣的,想要痛下杀手,却见分立栗隈王身旁的两个儿子全副武装,寸步不离老爹左右。这架势,佐伯男动手不一定能杀得了栗隈王,他自己的小命就一定得交代在这里!
没办法,不是我军无能,是敌军太狡猾。佐伯男无奈之下,空手而还。
相对来说,吉备国守当摩公广屿就是个老实人了。在接见朝廷使者授受印符的时候,被樟使磐手一通忽悠,竟然放松警惕,解下佩刀,结果就被磐手一刀给“结果”了。
奇怪的是,樟使磐手虽然杀了广屿,但是我翻遍了手头的所有资料,再也没有发现之后关于他的任何记录。所以我只能猜测,油嘴滑舌的樟使磐手虽然得手杀了广屿,但是他高估了近江朝廷对吉备国的影响力,也低估了广屿亲信的忠诚,所以在顺利杀死广屿后,并没有按计划取得兵权,而是被广屿的亲信下属或者护卫给取了性命。
总之,近江朝廷的这一路使者,也没有完成征兵的使命。
前往东国的韦那公磐锹一路不知用了什么办法,顺利完成征兵,他们带着部队,直接奔向不破关。
相对于书直药、忍坂直大摩侣的直肠子,韦那公磐锹可是七巧玲珑心。行军途中,他不断地观察地貌,分析形势,疑心会有伏兵,于是命令自己的这支部队放缓行动速度,远远地落在了那两位仁兄的后面。
根据墨菲定律,坏事如约而来。猛然间两面伏兵骤起,行军中的这支部队猝不及防,直接被敌人截断了退路。一番厮杀之后,朝廷军全军覆没,实在人书直药、忍坂直大摩侣双双被俘。磐锹远远看到前方情况不妙,直接脚底抹油,撒丫子跑路回国了。
这一路使臣功败垂成,没有完成使命。
倭京的穗积臣百足一行顺利地征发了高坂王的军队,就是那位不给大海人发放驿铃的高坂王。他们集结部队,驻扎在倭京飞鸟寺西边。一切看起来那么顺利,那么自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会发生。
好吧,按照我们的惯例,没有特别的时候,总是要有特别的事情发生。
大半吹负是一个有志向的青年,他是大半马来田的弟弟。史书上说,这哥们慷慨有大志,要匡扶时艰,立名当世。在大海人潜居吉野的时候,大半吹负和哥哥就认定大海人一定会得天下,所以一直称病住在倭京,不到近江朝廷出仕为官。
大海人逃往东国,哥哥大半马来田跑去追随大海人左右。而弟弟大半吹负留在倭京,聚集亲族豪杰几十人,准备干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呢?
大半吹负的目光直直地投向了高坂王驻军的飞鸟寺!
高坂王和穗积百足将军队驻扎在飞鸟寺西边。高坂王在军营里整顿军备,穗积百足则驻扎小垦田兵库,从近江运送部队,准备向不破关进发。
大半吹负先安排内应在高坂王军营中大喊:高市皇子带领大军从不破关杀来了,快逃命啊……不明就里的高坂军兵卒信以为真,乱了阵脚,也失去了斗志。
趁此机会,大半吹负带领他麾下的几十豪杰,飞驰入营。一通策反演说,外加武力威胁,直接把一营军士拿下,控制了高坂军的西营。
之后,吹负谎称高市皇子的命令,召唤小垦田的穗积百足。不知什么原因,身为近江朝廷大臣的穗积百足,居然很听话地骑着马缓缓而来。
行至西槻下,有人大喊:快下马!常年身居高位,养尊处优的穗积百足下马迟缓,有人直接扯着衣服将其拽下来,二话不说,一箭射将上去,又补了一刀。
近江朝廷的南向征兵主使,穗积百足就这样一命呜呼,其余的穗积五百枝、物部首日向、高坂王、稚狭王也随即被俘投降。
大半吹负完全掌控了这支军队的指挥权,然后派大半安麻吕、坂上老、佐味君宿那麻吕等向大海人皇子报捷。
身在不破关的大海人皇子听闻消息大喜过望,当即拜大半吹负为倭京将军,全面负责南部倭京的军事。
近江朝廷派出的四路使者全部失败,只能依靠畿内几国征发的兵力。
与此相反,大海人皇子依托不破关、铃鹿关,控制了东国的大部分国土;在近江南部的倭京有大半吹负控制;而筑紫也有归附大海上的栗隈王控制。也就是说,日本的绝大多数领土已经在大海人皇子的掌控之下了!
形势已经逐渐明朗,开始向有利于大海人的一方倾斜。
无论双方是否做好战争准备,都将最终走向决战,而那一天很快就要来临……
我是风尘万里,一个爱看点儿历史的新人阿婆主,咱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