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娴这一通分析下来,诸葛亮赞许地点了点头。
诸葛亮确实不能死守。
诸葛亮死守的结果,只会是慢慢被蚕食。
诸葛亮而进攻的话,还需要一个恰当的时机。
刘禅可是我们没有能力进攻的吧。
刘禅从投入兵力来看,我们的劣势太大了。
刘禅现在也不是谈论公事就打瞌睡的少年了,他也在认真思索战局。
并非他要如此悲观,而是眼下的局势实在糟糕。
诸葛亮听罢,说道。
诸葛亮我们兵力不足,不是还有盟友在么。
诸葛亮星城紧邻吴国的荆州地区。
诸葛亮或许就是个很好的突破口。
跟吴国联合,这倒也是个可取之道,毕竟此等危急存亡之时,蜀国和吴国都处于同样的境地。
刘娴跟吴国联合吗?
刘娴可是吴国的兵力,大多被压缩在南线。
刘娴荆州地区,这种战略要地,血族不可能轻易放手的。
刘娴吴国短时间内恐怕夺不回来。
他们刚刚从吴国那边过来,有周瑜在,吴国那边的战局,若要全线崩溃是不太可能,但周瑜所率领的军队守在庐江郡,庐江郡跟荆州之间的距离,可不算近啊。
诸葛亮这点我还没有想好。
诸葛亮联合的通路,如果不是北部城池的话,就只能从东部山林入手了。
诸葛亮不过这星城,我还得亲自去一趟。
刘娴您亲自去?
刘娴惊诧地问道,她瞪大了眼睛看着诸葛亮,眼中的担忧都快要溢出来了。
刘娴您的身体,恐怕没办法承受更多的战斗了吧。
刘娴亲自去前线太危险了,您乃是蜀国军师,坐镇后方也可以。
刘娴说的只是一般情况。
诸葛亮听罢,无奈地笑了笑,问道。
诸葛亮公主殿下,我们谋划战局,该是采用最佳的方案。
诸葛亮我可以做到的事,为什么要拿人命去填呢?
刘娴……
刘娴真的很讨厌这种感觉。
诸葛亮的身体明显不适合再战斗,而眼下的形势,如果诸葛亮不去前线的话。
谁又能稳住军心,甚至是阻止反击呢?
刘禅不合适,自己在军中也没有那个威信,而别的将领要么是能力欠缺,要么就是资历不够。
在眼下刘备生死不知的情况下,支撑起蜀国这座高楼大厦的重任,竟然全部都压在了诸葛亮的身上。刘娴相信,诸葛亮也没有找死的爱好,但他似乎没有其他选择了。
刘娴……
刘娴那我陪你去,战斗的事情你尽管交给我。
刘娴你可以答应我这个请求吗?
诸葛亮殿下……
诸葛亮很想将那些大道理摆出来。
诸葛亮很想告诉刘娴,没有必要陪她他去,他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退敌的。
为什么要这样紧紧跟着他呢?这样,会让他很为难的。
但诸葛亮同时也知道,但凡有任何要将刘娴留在益城的举动,刘娴都会起疑心,他不想让刘娴难过,也不想再跟刘娴谈论生与死的问题,他知道,这样会让他和刘娴都很难过。
诸葛亮好吧,我答应。
诸葛亮那就有劳殿下了。
刘娴丞相不必如此,为蜀国而战,乃是我应该做的。
诸葛亮那暂且就这样定下吧。
诸葛亮刘禅殿下,您放出君主已逝的消息并没有错。
诸葛亮也请您按照原本所想,择日继位,稳定民心。
诸葛亮蜀国需要君主,益城就拜托您了。
刘禅本来还以为,老师必定会不赞成这点,没想到却是这般言语。
看着诸葛亮一本正经朝他行礼,言行间似乎将他当成了新的君主。
刘禅抿了抿唇,又有些想哭了。
父亲离开之前,也是这样对他说的啊。
——
某河:必死之心什么的,娴儿又怎么会毫无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