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咸鱼,是人世浮沉中一条平平无奇的鱼。
相貌平平,成绩平平,能力平平,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特长。
小学的时候,同学之间的成绩差距不是很大,看不出来什么。
后来上来初中,班主任是一个带有方言的数学老师。
不仅说话有些听不懂,就连板书也要仔细分辨。
就这样,我的数学成绩从本来就不好变成了非常不好。直到某一次的月考荣获了倒数第一。
其实这是预料之中,我真的就是听不懂啊喂!
爸妈为了把深陷数学漩涡的我拯救出来,选择了辅导机构。(当时辅导机构还是合法存在的哈)
值得高兴的是,我真的被拯救上来了。虽然后面有些下降,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说,这就已经很满意了。
至于语文,我直到现在都没有搞懂我的语文成绩为什么会像价格围绕着价值一样来回波动(应该没说错,请原谅已经从高中毕业两年的我)。
通俗的说,就是一次考的特别好之后,成绩会慢慢下滑,直到那个最低点(这个最低点可能就是倒数的存在),然后再慢慢上升到最高点,如此循环往复。
到初三的时候,班上换了一位语文老师。我觉得她看着凶,可能是因为当了主任的缘故,周身有一股气场,但是实际上应该是比较容易亲近的。
因为对这个老师的喜爱,以及我努力想要扳好成绩墙头草的这个缺点,最后再考了一次最高分后一蹶不振,直到中考。
不过这个一蹶不振没有太彻底,是让我保持在了一个中上的水平。
其实对于英语,我对它的情感是最复杂的。小学的时候很喜欢,成绩也还不错。
后来爸妈让我学新概念,这就是噩梦的开始。
上课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总会被点到。
我能看得出来那个老师释放出的善意,但我对于这种过多的关注感到抗拒,但又无可奈何。
对我打击最大的,就是听不懂。
不知道什么是三单,什么是从句。
因为单词的匮乏,我背起那些文章很是吃力,就算背完默完也是漏洞百出,而且一星期学一篇新的文章。
我当时上小学,没有什么自习课,也没有什么午休。我只能利用课间的时间去一点点死记硬背,一遍遍地默写,直到没有错误。
默写全对后,我确实有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不记得为什么,后面好像就没有再一遍遍地背书,可能是飘了吧。
最后的考试成绩也是我无法接受的。
在学校里,能考九十甚至一百能当第一的我,面对这个英语只能考六七十分。
这是我第一次产生落差感和挫败感。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很差劲。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是持续的挫败感让我越来越不喜欢学新概念。
在学完一后,我如释重负,再也不用接受它的摧残,心里还暗暗窃喜,以后再也不用学这个了。
但是,万万想不到的还在后面。
(这个是关于高中的,后面再说。)
初中,我的英语努力维持在中上游。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慢慢的下滑。
那件事确实是我的不对。其实直到现在我爸妈都不知道。
一次平常的默写,我在桌子上打小抄,然后被老师抓住了。
对于这种事情,她的惩罚是抄课文,然后写检讨让家长签字。
我抄了课文,写了检讨,带着这些去见了老师。
当然,名字是我自己模仿的。
我知道这不对,但当时的我也知道这件事如果被知道的后果。
到了办公室以后,老师苦口婆心教导,并且强调作弊是可以报到教务处给予处分的。
我记不清当时的反应了,但是这件事的影响对于我来说,就是降低了我学习英语的动力。
还有,把小抄打的更隐蔽。
后来这个老师身体不太好,换了一个年纪大的老太太。
这个老太太一口当地方言,现在想想也是挺有趣的。
班上特地给她专门总结了语录。
什么好宝宝,烂宝宝啦。
还有最经典的。
明天你啊能带我成功啊。
这个老师我不大记得了,依稀和高中的老师有点像。只是依稀,毕竟这个老师的手段与措施温和多了。
咸鱼叨叨:不早了,要睡觉了。今天只睡了三个小时。考完最后一门也没有压力了。其实就是听天由命。
既然没压力了,那我也就能做我想做的事了。
明天的事明天再说吧,今天就这样啦!
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