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家境不算富裕,可是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却是快乐的......”一般情况下,故事的开头都会如此。而我......
现在回想起来儿时的记忆是模糊的,只是有个大概的轮廓,一个痛苦的轮廓。
记忆里的我,是从大概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开始外出打工,然后把我一个人留在了亲戚家。姨和姨夫对我真的很好,有好吃的都是让我和弟弟分着吃,不会让我亏着,或者觉得心里不舒服。只是,从那个时候我就懂得,寄人篱下的无奈。
“我要听话,不要乱闹,想妈妈的话,妈妈等你放假就回来看你",这是我那个时候最想记住的一句话,也是妈妈对我的嘱托和寄托。
小时候的孩子,总是显得那么没心没肺。妈妈刚离开的那天,心里还痛的撕心裂肺,强忍着泪水。只是刚刚才几天,有新的朋友了,一切似乎也就没那么重要了。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偶尔在平静无味的生活中,想着我的妈妈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回来看我呢?
我知道我妈妈不是单纯的出去打工的,他们是为了生我的弟弟。他们回来的那一年,我在姨家已经待了一年多,这一年多,现在回想起来是幸福的,是完整的,让我对他们一生都感激着。只是,这一年多也是灰色的,它让我每天都生活在对亲生父母的渴求中,以至于忽略了姨妈带来的父母之情。
回家的那一刻已经记不太清了,只是对后来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父亲开始踪迹难寻,母亲开始越发牢骚,只有我那尚小的弟弟,每露出一个微笑,都让我心里有了一个特大的慰藉。
那时候我还不明白,那所谓的无休止争吵意味着什么,会带来什么。只是,后来有一段时间,每天放学,我都会怀着那种忐忑的心情跑回家,然后发现被酒瓶打翻,淋浴的橱柜。那一刻,我懂了。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越来越学会怎么去察言观色。我要妈妈开心。我还要帮着爸爸去瞒着妈妈他那不务正业的行为,而那个时候的我也只有十一二岁而已。
生活大抵就是如此,无论你怎么服软,也不会得到一丝丝可怜,于是,我终究是活在了他们的争吵之中。无论多大的事情,只要两个人一对话,战火立即开始。
一开始的我好像还会哭,我抓着妈妈的衣角,担心她随时离开我,就连晚上睡觉的时候,我都要睁着眼。我害怕一不留神,就把妈妈弄丢了。
那时候还不会抱怨生活,直到一点一点的长大,周围人的幸福,会压的你喘不过气来,那个时候你才会意识到,自己之前的人生到底有多糟糕。所以养成了现在这样一个令自己都讨厌的懦弱的性格。
生活的细节,不敢去仔细的回忆,害怕结疤的痛再次袭来。只是小时候终究还是一段回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后来如何,就暂且成为一个谜吧,也许等感情到了。我会再发表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