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下午,校园公告栏和各大微信群都在转发一条消息——著名媒体人周文远先生将来江大举办讲座。作为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洛卿暮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讲座安排在晚上七点,地点是学校最大的报告厅。洛卿暮提前半小时就到了现场,却发现前排位置几乎已经被占满。她只好在中间区域找了个靠过道的位置坐下,从包里拿出笔记本和笔,安静地等待讲座开始。
报告厅里人声鼎沸,学生们三三两两地交谈着。洛卿暮注意到前排有几个显眼的身影,苏桉皖和她的朋友们坐在第三排正中央,光彩照人。霍诗娅不知从哪里钻出来,悄悄坐到洛卿暮旁边。
“哇,这么多人!”霍诗娅喘着气说,“还好我眼尖看到你了。你知道吗?听说白皓宇也会来。”
洛卿暮惊讶地转头:“他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吗?也对这种讲座感兴趣?”
“周文远先生不仅是媒体人,还是科技专栏作家呢。”霍诗娅眨眨眼,“我猜你的白学长可能是冲着这个来的。”
洛卿暮脸一热:“什么我的白学长...别乱说。”
就在这时,报告厅入口处传来一阵小小的骚动。洛卿暮抬头望去,恰好看到白皓宇和他的两个朋友走进来。他今天穿着简单的黑色毛衣和深色牛仔裤,却依然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看吧,我说什么来着。”霍诗娅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洛卿暮。
白皓宇的目光在报告厅内扫视一圈,似乎在寻找座位。他的视线掠过洛卿暮所在的方向时,几不可察地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向前。最终,他和朋友在第四排找到了几个空位,正好在苏桉皖那排的后面。
洛卿暮莫名觉得有些失落,但很快调整好心态,将注意力放回即将开始的讲座上。
七点整,周文远先生准时登台。他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戴着金边眼镜,气质儒雅。讲座主题是“数字化时代的媒体转型”,内容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结合实际案例,听得洛卿暮全神贯注,笔尖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舞动。
讲座进行到一半时,周文远提出了一个有趣的互动问题:“在座的同学有没有思考过,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新闻行业?”
报告厅内一时安静下来,大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忽然,一个清冷的声音从第四排传来:“AI可以协助完成数据新闻的自动生成和个性化推送,但深度报道和人文关怀仍然需要人类的判断力。”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白皓宇身上。他从容不迫地继续阐述观点,逻辑清晰,见解独到,连周文远都不住点头表示赞同。
洛卿暮望着那个挺拔的背影,心中莫名生出一丝钦佩。她迅速记录下白皓宇的观点,并在旁边标注了自己的思考。
互动环节结束后,讲座继续进行。洛卿暮完全沉浸在精彩的内容中,直到感觉喉咙有些干涩,才想起自己带来的水杯还放在包里。她弯腰从背包侧袋取出杯子,却不小心碰掉了笔。
笔滚落到过道上,正好停在一双黑色运动鞋旁边。
洛卿暮抬头,惊讶地发现白皓宇不知何时站到了自己身边。他弯腰捡起笔,递还给她。
“谢谢...”洛卿暮小声道谢,注意到他手里也拿着笔记本,“你怎么...”
“前面空调太冷,换个位置。”白皓宇言简意赅地解释,目光落在她旁边的空位上,“这里有人吗?”
洛卿暮下意识摇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