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当天就听说了景仁宫诏封的事情,忍不住叹了口气。
她对暄妃没有恶感,只是忧心皇后的事。
太后好笑地说:“我这个儿子,真是前世的冤家。让他做什么,他偏偏不肯。不让他做什么,他就一定要做。”
苏麻喇姑也笑了起来,附和地调侃道:“那您以后和他说话要反着说,没准儿就成了。”
太后睨了她一眼,笑哼道:“那可不行。我要是说让他不用娶孟古青,他能立马把人送回蒙古去。”
苏麻喇姑想想,觉得皇上还真能做出来,也忍不住一起笑,摇头叹了口气。
从正月里吴克善亲王把人送来,到如今都快两个月了,皇上还没有松口的意思。太后和郑亲王等人都轮番劝过,皇上硬是不肯举行大婚。
拖来拖去,只怕到时候蒙古那边也要遣人来问了。吴克善亲王是太后的亲兄长,两个人关系甚佳,所以才没有施压。可长久下去,终究不是个办法。
如今大军正在广东广西作战,久攻不下。皇上刚刚亲政,根基又不稳。内忧外患,若是在和蒙古翻脸,那大清真的要腹背受敌。
苏麻喇姑替太后揉额头,脸上同样含有忧色。
圣旨已颁,太后也没有阻挠册封的意思。瓜尔佳部也是大清可倚重的、忠心耿耿的臣子,她不能下了暄妃和鳌拜的脸面。
“吩咐索尼,好好准备暄贵妃的册封礼吧。苏麻喇,你也备好贺礼,亲自送到景仁宫去。”
相对于明显偏向皇帝的鳌拜,身为内务府总管大臣的索尼则对太后更加忠心,宫中的大小事宜,他都会跟太后禀报。
苏麻喇姑福身称是,“太后放心,奴婢会办妥当的。”
文鸳还在看话本,便听景泰说慈宁宫的苏麻喇嬷嬷来送贺礼了。
她慢腾腾地起身,却没有下榻,娇慵道:“让她进来吧。”
苏麻喇姑进来了,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宫女。她笑着行礼道:“奴婢给暄贵妃娘娘请安了。太后娘娘得知贵妃晋升,特地让奴婢前来道贺。”
文鸳给景泰使了个眼色,景泰立即把人扶起来。
“嬷嬷不必多礼。有劳你走这一趟了。”
暄贵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傲起来了,不过苏麻喇姑并不介意。
她让人将托盘呈上来,笑着说:“娘娘晋升是大喜事,这些是当年太后娘娘嫁妆里的首饰,是蒙古特有的。娘娘命奴婢挑了极贵重的送来。”
文鸳粗粗一看,每个托盘都是一件首饰。白色的银镶珊瑚耳坠、绿色的碧玉簪子、蓝色的绿松石璎珞、紫色的紫晶项链、黄色的戈壁玛瑙手镯……颜色丰富,款式繁复,散发出灿灿的光芒。
她自然喜爱非常,不由露出真切的笑来,言不由衷地说:“娘娘破费了,我受之有愧啊。”
苏麻喇姑看她亮晶晶的眼睛都钉在上面了,暗暗觉得她直白可爱,笑着劝说:“太后说了,娘娘和鳌大人都是功臣,她还嫌送得不够呢。娘娘您万万不能推辞。”
苏麻喇嬷嬷说话就是好听,文鸳通体舒泰,顺势点了点头,笑眯眯地说:“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景泰,送一下苏麻喇嬷嬷。”
苏麻喇姑笑着行了礼,由景泰送出了景仁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