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pa,默俏是一对支持新文化运动的师生
《片段一》
今天是第一次见到父亲介绍给我的默苍离先生的日子。午后离家。先生住在人烟稀少的琉璃巷,但因着门口挂着琉璃串,很容易就找到了。
我穿过大门打了声招呼,出来应门的是先生的室友。他说“这边请”,我便从左手边的走廊进了客厅。
“默先生还没回来,请稍等一会儿。”他说道。
果然,先生是《中原新报》的主编,要写小说还有报道,所以很忙啊。正当我这么想的时候,门外传来马车声,先生回来了。稍后,他换了家常衣服出来,客气地为初次见面做了问候。我不太习惯见人,耳朵发烫,嘴唇发干,完全不知该说什么,只是不停地鞠躬。在外人看来该傻透了吧。这样想着,羞愧得不行。
先生大约四五十岁,特地记下其容貌与形象很是失礼,不过还是按我的印象写下来。他肤色白皙,举止稳重,面容冷峻。聊了一会儿之后,先生的室友说“吃晚饭吧”,上了许多的吃食。我想着自己和对方并不熟,推辞不吃,先生的室友却连说了好几遍:“我家呢,不讲究新朋旧友,虽然没什么好菜,来了就请人吃个饭。”我没法拒绝,留下吃饭。这期间,雨越来越大,天色越来越暗。我向先生告辞,他说:“我预先叫了车,你坐车回吧。”临别时,我把写了带来的小说原稿的第一章交过去,又借了先生写的四五本诗集。回家的车上,我一路感激着他的细致关照。八点左右到了家。
《片段二》
一早起来,发现天空不知何时乌云密布。我沮丧地说:“要下雨了”娘亲说:“要下雨就别去了。”但我想,今天是为了我的事,却让先生空等,那太对不住了。如果雨太大,那是没办法,只要不是大雨,我一定得去。准备出门期间,娘亲说:“云开始散开了。”我愉快地出了门。走到半路,黑云又密集起来,随即下起倾盆大雨。我想现在回去是不行的,反正也淋湿了,于是在此地雇了车前往。先生住的旅店位于中原制铁厂南边的新街区。
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到旅店拜访人,所以心怯怯地不敢进,但又不能不进,最后下了决心走进去问:“默苍离先生在吗?”女佣一脸疑色,问:“您哪位?”我报了名字,她说“在这边”,带我过去。经过了好多间小小的房间,先生的房间是二楼底下的小房间。两间连在一起,摆着衣柜等家具。我心想,挺像样的。坐下的时候,先生正在写报道,他说“请稍等”,很快便写完了。今天他穿的是西装。
接着,他以一贯的沉稳态度开了口:“昨天天气好极了,所以我没想到今天会下雨,给你写信让你来,真对不住。其实呢,杏花君那边突然有点事,他为了采风和救治伤员,今早去了前线。”他的口气如常。然后又诚恳地就小说做了指点:“下次你写一篇这一类主题的小说吧。我从前就一直想要写来着,但一直没时间。如果这样构思,一定会很有趣。”
然后由先生请了午饭,吃完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