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初夏,沈慈恩新电影的商业庆功会上母亲带着沈慈恩出席,四岁的她早已习惯,趁着母亲应酬她准备给自己找点乐子。
于是迅速找到了孩子群,她清清嗓子开始嚷嚷道“想玩芭比娃娃和奥特曼的都跟着我混,我带你们去个风水宝地。”于是在她的号召下,几个小孩迅速听令,跟着她到处happy。
玩了好一会儿她发觉到了也是跟着母亲出来被迫营业的薛洁。他难堪的样子,孤单的望着那群玩的正愉快的孩子。
他的眼神使她陷入了那段难堪的回忆。沈慈恩最受不了的就是冷场,她想起自己一年前进组时。
她以为只是跟着母亲去跟导演打招呼顺便熟悉一下这个新环境。
但第一场戏就是在一个慵懒的下午,于是这场戏要提前开拍。
电影里要沈慈恩扮演一个父母因为闹离婚而把孩子弃在奶奶家的小女孩,而那天下午,女孩看见三个月未见的母象可一眨眼又消失的无影无踪。
导演要求沈慈恩演出患得患失的感觉,可三岁的小孩哪知道什么是患得意失,毕竟幼儿园小班的书上现在都还连拼音都还没有教。
于是导演就要求她大声哭出来眼泪一定要足。第一演戏就要来戏份很重的哭戏这实在是难到了这个三岁小姑娘,那时候她哪懂一个剧组一下午的时间有多宝贵,可使劲憋了好久也哭不出来一粒金豆。
导演恼怒的指着沈慈恩道“早知道就不用这样没用的花瓶。”
面试的时候沈慈恩灵动温润的唱了一首《little star》。
她虽然是中美混血但因为姥爷和爸爸都是中国人,所以她除了微陷的双眼和稍白的皮肤,还有一头乌黑的长发一双琥珀色的眸子。
她属于淡颜系的,一张清透的脸算不上精致但气质一下就能体现出来,在电影这样的大屏幕上映衬的活灵活现把氛围感体现的很好。
但此时姣好的容貌也是无用,母亲因为工作早已不在场,一旁的助理阿姨也插不上话。于是沈慈恩只能听着这个中年大叔声嘶力竭的吼着一遍又一遍。
最后她是真的被吼怕了哇的一声哭了出来,鼻涕泡不停的胃,导演趁机赶紧抓拍才有了后来成片中如此自然的效果。
拍完导演也是不停的哄了半小时,小慈恩才缓过劲来跟导演叔叔和解。后面的拍摄还算顺利毕竞导演严历把她教的明明白白,就这样她的第一部戏在开机被骂了两个月后结束了。
电影是票房大卖了,小慈恩却再也不愿意看身边任何人冷场,那会使她陷入那段不堪的记忆。于是她坚定不移地向着那个大哥哥走去。